北京时间8月12日
日本乒乓球运动员早田希娜
在微博上发布了她与樊振东的合照
引来网友关注
视频剪辑 肖邦昊
她在微博上发文称:“在运动员村遇见了樊振东并交换了徽章,感谢他建议我来微博跟大家交流。长期以来他一直是我最喜欢的运动员,我很高兴看到他在奥运会上获胜。谢谢东哥。”
照片中
早田希娜和樊振东脸上洋溢着笑容
这一温馨画面
引发网友的热烈讨论和点赞
“之前总好奇你们谁更白,现在终于揭晓了”
“东哥简直是万人迷啊”
“苹果酱和东哥一起加油,友谊永存”
“东哥快成巴黎奥运会的热门打卡地了”
......
视频剪辑 王晓林
细心的网友已经发现
合照中早田希娜的手上
还拿着一枚小徽章一起入镜
这就是所谓的“pin”啦~
之前还有网友在问:
“送pin、换pin、集pin……
奥运会上的pin是个啥?”
13日上午,相关话题
#终于知道奥运会的pin长啥样了#
也冲上了微博热搜
在此前的巴黎奥运乒乓女团半决赛中,中国队3-0完胜韩国队。赛后,日本乒乓球队的前队长石川佳纯以富士电视台特别主播的身份,用中文采访了国乒女团。采访结束后石川给陈梦、孙颖莎、王曼昱送pin,她还托陈梦帮忙转交一个pin给马龙。
8月10日,巴黎奥运会女乒决赛后,担任记者的石川佳纯遇到了自己的偶像马龙,惊喜不已,与马龙互送了奥运pin。
换“pin”
奥运会的一种独特社交方式
换pin文化一直以来都是奥运会重要组成部分,甚至还有了奥运会“官方的非官方项目”之称。
奥运pin是奥运会期间的一种纪念品,通常由奥运会主办方、参赛代表队、赞助商及相关机构推出。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96年在雅典举行的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当时的奥组委设计了不同款式的圆形纸牌,主要用于区别在场馆内人员的身份。
1908年伦敦奥运会上出现了用于识别身份的徽章,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为了筹集赛事资金首次发行了商业徽章,1924年巴黎奥运会上落成的奥运村为世界各国的运动员交流提供便利,也让徽章交换的影响力开始扩大,一些参赛选手会交换徽章,用来传递彼此的祝福,换pin渐渐成了奥运村的一个传统项目,pin的款式也越来越多,不仅各个国家体育代表团会推出款式各样的pin,一些媒体机构、赞助商、文化团体也会推出奥运会主题的pin。
有哪些徽章?
如何交换呢?
OLYMPICS
2024
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演变后,徽章的类型已经多种多样。在巴黎奥运村中,主要有四种不同类型的徽章可供交易和收藏,分别是:
国家奥委会徽章:展示每个参赛国家的标志。
主办城市徽章:庆祝比赛举办城市的文化和地标。
媒体徽章:为记者和广播员制作的徽章。
赞助商徽章:由官方奥运赞助商设计的徽章。

不管是运动员、工作人员
志愿者还是游客
在奥运会期间
最喜欢的就是换pin
你知道中国的奥运pin长啥样吗?
一起来看看吧~
太萌了吧!
妥妥的中国特色——熊猫pin

如今巴黎奥运会已闭幕
换Pin仪式也暂停了
澳大利亚网球运动员Daria Saville
分享了来自46个国家和地区的pin
主打一个特色鲜明
👇👇👇
小小的pin寄托着
人们对于奥运会的独家记忆
一枚pin可能承载着
一次难忘的比赛经历
一段珍贵的跨国情谊
跨过语言的隔阂
收藏交换pin
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毕竟奥林匹克精神不仅是体育竞技
还包含着理解、友谊与团结
OLYMPICS

正如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萨马兰奇所说:“奥运徽章看上去很小,但是记录的是友谊、是历史,这些徽章让很多人成为朋友。”

你喜欢哪个国家和地区的pin?
留言区聊聊吧~
(综合来源:@早田希娜、扬子晚报、iWeekly周末画报、网友微博)
编辑 黄小菊 审读 张蕾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郑蔚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