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上午,“客家匠艺,织染传承——客家服饰制作技艺创新设计作品展”在东莞市文化馆正式展出。本次展览旨在展示广东客家传统服饰的创新设计作品,通过客家蓝染技艺呈现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探索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之间的对话与融合。作为2024年东莞市青年艺术家圆梦行动系列展览之一,将展出至8月21日。
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客家传统服饰制作技艺在跨越千年的时光中,镌刻着客家人迁徙、重土,劳作,耕读以及诗礼传家的厚重历史,展现出独具韵味的“客家蓝”色彩美学,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东方智慧,在现代的生活中依然散发着活力与魅力。
近年来,客家服饰制作技艺承载着客家精神在海内外得到良好的传承与发展,成为连接海内外客家人的文化纽带,在增强文化认同、乡村振兴、文化旅游等方面有较高价值。2022年,客家服饰制作技艺被列入广东省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透产保护名录。
本次展览以传统“客家蓝”为主色,以“客家服饰制作技艺”中的手工蓝染工艺、服饰裁剪技艺、传统编织工艺为中心,多元素组合、多场景铺陈、多样貌呈现,生动展现了青年艺术家陈桃莉在客家服饰研究、创新设计以及在东莞开展客家文化传承推广方面的成果。
据了解,客家人出身的陈桃莉是广东省非遗项目“客家服饰制作技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她从研究生阶段开始研究客家传统服饰,迄今已有10年。陈桃莉的研究生导师、广东工业大学现代服装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孙恩乐表示,这次作品展题材内容丰富,形式方法多样,既体现了传承,又展示了创新,毫无疑问是一次成功的艺术作品展,带给观众一种独特的审美感受和满含温情的文化体验,“从桃莉身上看到了新一代客家服饰传承人的担当、智慧和奉献,更看到了广东客家优秀传统服饰文化可持续传承、创新和发展的美好前景。”孙恩乐说。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匡彧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朱良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