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本人策划组织或参与了深圳和中山两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人文活动,试图以双城生活的形式、用文化的媒介架起另一座“深中通道”,收效颇佳。现以流水账的形式将主要活动和项目辑报如下:
1、2015年2月,本人参加广东省“两会”时,会同深圳市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认真履行职责,极力建议省政府切实加快深中通道建设。2月10日的南方都市报以《未写进报告,深中通道今年能开工吗?》为题作了报导,引起有关方面重视。
2、2016年1月16日,深中通道的规划方案公布后,本人受邀做客深圳市图书馆讲坛,以“一位伟人与一座城市——告诉你一个你所不了解的中山”为题进行演讲,反响强烈。
3、2016年4月13日,本人受邀做客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为深圳市民带来了一场题为“深中通道连起珠江两岸近当代文化创新的神话”的讲座。“深圳和中山都属于中国的奇迹,只不过时代上有所区别。中山的奇迹主要体现在近代,而深圳的奇迹主要是在当代。”讲座实况录像在深圳电视台播出,收视率在该台当晚所有节目中排行第一位。
4、2019年2月,与作曲家连向先、歌唱家贾双辉等合作,主创深中通道第一首形象主题歌《伶仃洋上唱大风》,歌曲广为传播。
5、2019年5月24日,本人策划并协调组织中山市文联与深圳市文联联合举办了“放歌伶仃洋——深圳、中山(深中通道建设)文艺创作采风”活动,来自深圳、中山两地的50多名文艺家在中山市政协举行座谈会后,来到深中通道建设现场实地采风,创作了一批作品。这是深中通道建设开工后,第一个由深圳、中山两地联合组织的文化活动。
6、2019年6月中旬,率“孙中山文化粤港澳行”采访团来到深圳,参观了深圳中山公园、前海展厅、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庚子首义旧址等,将孙中山文化带到改革开放前沿城市深圳。个人认为,孙中山先生在一百多年前提出振兴中华,深圳通过改革开放获得的巨大发展,让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中国梦在深圳得到了典型而全面的诠释和实现,也印证了孙中山文化在现代和未来的重要意义。
(深圳报业集团采访丘树宏节目)
7、2020年8月29日晚,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系列演出《我们的路 我们的歌——一个世纪与四十年的回忆》在深圳音乐厅隆重举行。由国际知名低男中音歌唱家沈洋,携手从深圳走向世界的知名钢琴家左章,以及广州交响乐团首席阵容组成的“瀚乐”弦乐四重奏,以经典中国艺术歌曲回忆百年荣光,回味特区四十载精神。本人与姚峰合作的歌曲《初心》在沈洋的完美演绎下,让观众听得如醉如痴。珠江两岸的音乐合作无缝对接、珠联璧合,一时成为佳话。
8、2020年8月底,万科集团有关方面邀请本人前往深圳参观他们负责改造的古城建设项目南头古城,当天写下了诗歌《另一个深圳》,万科集团南头古城建设运营商以序诗方式收录于南头古城运营商编著的《四分之一平方公里的城市理想——南头古城活化纪实》一书。
9、2020年11月16日,首次改为在线上举行的第十六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云上文博会)在北京开幕。此次文博会选取了本人创作的大型交响组歌《孙中山》、大型交响史诗《南越王赵佗》、大型交响清唱剧《咸水歌》、大型电视艺术片《英雄珠江》云上展出。这些视频作品点击率、围观率颇高,受到各界好评,成为了云博会的亮点。
10、2021年3月27日,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联合广东省宋庆龄基金会、香港洛士文基金、澳门基金会举办的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公益年会在广东深圳正式启动。作为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活动筹办负责人之一,本人率领由共青团中山市委员会、中山市教育体育局、中山市红十字会、中山市河源商会、广东熊猫体育公司代表等组成的中山代表团出席了启动仪式。本人义务主创的年会主题歌《我们是爱的薪火》首次在深圳唱响。
11、2021年9月24-26日晚上,大型交响合唱音乐会《红色恋人》为第二十五届深圳大剧院艺术节拉开帷幕,全场节目均为深圳著名音乐家姚峰的作品,并由姚峰担任指挥。其中有本人与姚峰合作的女声独唱《菜篮子》,演出获得圆满成功,《菜篮子》广受好评。
12、2021年9月24日上午,作为2021年深圳文博会的重头活动“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座谈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人受邀在会上作“孙中山文化是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与世界文化相链接的重要纽带——以孙中山文化为例”的主旨发言,影响良好。
13、2021年9月25日下午,“丝路百城传”之《深圳传》《中山传》分享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这是深圳文博会与国家外文局新星出版社、广东省作家协会、深圳出版集团联合举办的重要文化活动。“丝路百城传”是国家外文局策划组织的国家级国际出版项目,得到了中宣部有关方面的肯定和支持,国内国际影响广泛。《深圳传》由深圳本土作家胡野秋撰写,《中山传》由中山作家丘树宏、黄刚撰写。
14、2022年4月下旬,本人受邀参加香港商报第十四届“品鉴岭南”中国著名作家广东行活动,并创作了散文诗《园岭,圆圆的园岭》等作品。
15、2023年6月8日,本人受邀出席第十九屆文博会,并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论坛中作《试办“文化特区” 促进文化复兴》主旨演讲。 “中国正处于三百年来文化复兴的最好时期” “秦汉以来岭南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六大贡献” “珠江:一条与长江黄河一样伟大的母亲河” “赵佗:中华统一英雄、岭南人文始祖、海上丝路先驱”“试办文化特区” 等观点受到与会者广泛关注。
16、2023年4月18日,受邀赴庚子首义旧址深圳市坪山区(原龙岗区)马峦村罗氏祠堂罗生大屋参观。1900年在这里发生的由孙中山领导、郑士良在这里组织的庚子首义(也称庚子惠州起义),比武汉的辛亥革命早了11年,意义十分重大而特殊。为此,撰写了《你知道比武汉辛亥革命早11年的庚子首义吗?》一文广为传播。
17、2023年5月10日,深圳报业集团推出“博观华夏*深圳文化之旅”第十集《百年流辉》,该集电视专题片的主题主要是采访本人讲述孙中山文化的内容。
18、2024年4月15日,撰写《<另一个深圳>与另一个珠海》一文,4月18日和5月2日,南方日报集团“南方来论”和深圳新闻网先后予以了刊发,引起了广泛关注。
2024年6月30日,历经七年建设的深中通道就要通车试运行了。借助这一座世纪大桥,相信深中两地以至更大的区域,一定会加强经济社会交流合作而获得更大的发展;借助这一座世纪大桥,期待深中两地以至更大的区域,一定能加强文化的交流合作而获得更大的进步。
2023年9月10日初稿
于德国艾斯林根
2024年6月29日
二稿于珠海
(《香港商报》在深圳采访丘树宏)
丘树宏:广东连平人。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广东省政府文史馆馆员,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珠海市委原市委常委、秘书长,中山市政协原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现居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