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家每天都干些啥?龙岗邀请哈工大教授解密天文学家的日常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实宜 文/图
2024-08-11 19:56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讲座伊始,袁丁教授以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和生动的语言,向听众们娓娓道来天文学家的成长之路

8月11日,“龙岗大讲堂”专家讲座活动迎来了一场科学与想象的盛宴。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空间科学与应用技术研究院教授袁丁,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前沿的研究成果,为龙岗市民带来了一场主题为“天文学家每天都干些啥”的科普讲座。

讲座伊始,袁丁教授以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和生动的语言,向听众们娓娓道来天文学家的成长之路。袁教授强调,天文学家的教育经历是多元化的,需要扎实的物理基础、敏锐的观察力和不懈的求知精神。他鼓励在座的每一位听众,尤其是青少年,要勇于追求梦想,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边界。

随后,袁教授带领听众们深入了解了天文学的常识和前沿领域。他介绍了宇宙的基本构成、恒星与行星的奥秘、黑洞与暗物质等前沿话题,让听众们在惊叹于宇宙浩瀚的同时,感受到了天文学研究的无穷魅力。他还特别强调了天文学在推动科技进步、提升人类认知水平方面的重要作用,激发了听众们对天文学的兴趣和热情。

接着,袁教授详细介绍了天文设备和天文观测的知识与技巧。他逐一讲解了地面望远镜、空间望远镜、射电望远镜等不同类型的天文观测设备,以及它们各自的工作原理和优势。特别是针对全球大型望远镜的建设和科研情况,袁教授更是如数家珍,从哈勃空间望远镜到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再到中国自主研发的各类天文设备,他一一进行了详细介绍。

讲座尾声,袁教授与听众们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他回答了听众们关于天文学研究的各种问题,并分享了自己对于科幻与现实之间关系的看法。他认为,科幻作品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无限的灵感和想象空间,而科学研究则不断将这些想象变为现实。他鼓励大家既要保持对科幻作品的热爱和兴趣,也要关注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和理解这个世界。

此次“龙岗大讲堂”专家讲座活动不仅为龙岗市民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也进一步推动了科学与人文的交融。主办方表示,将继续秉持“弘扬人文精神、提升城市品位”的宗旨,邀请更多领域的专家学者来到龙岗大讲堂,为市民们带来丰富多彩的知识盛宴。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匡彧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朱良骏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实宜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