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园街道关工委:暑期假日学校,教育与趣味同行

深圳特区报记者 华智超 通讯员 胡佳敏
2024-08-09 20:21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助力青少年成长成才

近日,南园街道各社区关工委的活动火热开展中,为解决职工家庭子女假期教育问题,促进青少年成长,为青少年儿童提供优质舒适的假日环境,南园街道关工委主要以夏令营的形式打造南园暑期假日学校。

赓续红色文化基因,加深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儿童是民族的希望与未来,少年强则国强。为激发青少年儿童奋发向上,锐意向前的爱国主义情感,南园街道关工委开展了多场红色文化活动,创新活动开展形式。赤尾社区关工委“以老带小”由优秀五老讲红色故事,深化红色文化内涵;选取经典红色电影,让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以更直观、更立体的方式呈现;以传颂革命歌曲、编舞、诗歌朗诵集合为一体,宣传红色文化的同时增强艺术性与观赏性。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让青少年走进红色文化故事,体会爱国情感。

守护快乐假期,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假期安全是每个青少年儿童家庭最为关心的事情,安全重于泰山,防范始于未然。南园社区关工委组织学习亲子防身术,以实用的自我保护技能为核心,筑牢安全防线。锦龙社区关工委开展防溺水宣讲,增强青少年儿童防溺水意识;同时以讲座的形式,邀请专业人员讲解防范电信诈骗甄别方法,增强青少年儿童反诈意识。

多种文化交融,培养民族自豪感。南园街道各社区关工委举办了多场富含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促进青少年儿童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同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与艺术欣赏能力。滨河社区关工委打造山川书院为阵地,开展国学班,组织港深两地青少年一同学习认识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提高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同时设立有陶瓷手工课、竹编课、文创沙画、汉服DIY,增强青少年动手能力,同时传播优秀的传统技艺。巴登社区以中国鼓为媒介,不仅教授中国鼓的乐理知识,而且传播中国鼓文化的历史根脉。赤尾社区举办“小小京剧娃”主题活动,小演员们通过京剧中的身段、手势的演绎,传达角色的形象特点和情感状态,更有利于传统艺术的传承。

知识科普,与时代同行。南园街道锦龙社区走进爱尔眼科医院,在深入了解眼睛的奥秘,学习如何保护视力的同时,激发对前沿科技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南园社区关工委设计科学馆研学活动,动手实验、体验VR、科普游戏、科学家角色扮演,多种形式,增强互动性,激发青少年儿童的探索热情。滨江社区关工委组织开展为期7天的科普实验活动,以青少年儿童为主题,由深圳大学师生引导,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关爱身心健康,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关注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树立正确的两性认识,学会相关心理知识。南园街道巴登社区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性别观念,尊重不同性别和学会保护自己。通过举办儿童戏剧节目《21个我》心理课程,增强心理自我认识。滨河社区开展亲子心理沙盘游戏,加强亲子合作,模拟人生历程,感受与思考人生的意义与方向。

假日学校开展一个月以来,南园街道共开展53场活动,增强教育深度,活动多为系列活动,服务周期长、多样化、效果好。接下来,南园街道关工委将持续开展各项活动,引导青少年度过安全、充实的暑期生活,为青少年营造一个更加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助力青少年成长成才,为青少年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秦天 二审 桂桐 三审 窦延文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华智超 通讯员 胡佳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