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特别报道|逛不完!深圳会展经济火热现象全解析

晶报记者 陈淑莹/文 受访者供图
2024-08-08 15:02

晶报

阳光媒体 非常新闻

摘要

人气“爆棚”、档期“爆满”、展位“爆单”……今年以来,这样的火热场景频频出现在深圳各大展会上。今年1-6月份,深圳共举办展会100场,办展面积共计达502.09万平方米,共吸引超3万家参展企业参展,参展观众超600万人次。丰富的技术、产品、信息、资金、人才等各种资源要素汇聚于此,参展各方能捕捉到最新的市场动态与商机,通过展会平台实现资源要素的高效对接与转化,这是市场主体蓬勃壮大、市场活力涌动的真实写照。

人气“爆棚”、档期“爆满”、展位“爆单”……今年以来,这样的火热场景频频出现在深圳各大展会上。今年1-6月份,深圳共举办展会100场,办展面积共计达502.09万平方米,共吸引超3万家参展企业参展,参展观众超600万人次。

丰富的技术、产品、信息、资金、人才等各种资源要素汇聚于此,参展各方能捕捉到最新的市场动态与商机,通过展会平台实现资源要素的高效对接与转化,这是市场主体蓬勃壮大、市场活力涌动的真实写照。

据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1.0》, 2023年深圳市以190场展览、1030.66万平方米展览总面积的亮眼数据位居全国第三。年初,市商务局表示,今年将重点培育精品展会,力争全年办展面积达1200万平方米。

5月24日,第九届深圳国际无人机展览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幕。(图源:视觉中国)

产展融合 打造“一集群一展会”体系2.0

今年3月底登场的深圳工业展暨高端装备产业集群展,4天迎来观众超14万人次,22万平方米展览面积汇聚全球2000多家工业企业,全面展示高端智能装备、先进数字化应用技术及精密制造工艺创新方案。这个展被誉为全球制造业“风向标”的行业大展。

专业展馆人潮涌动,万商聚深寻合作觅商机。珠海一家以从事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为主的企业负责人表示,“我们主要关注设备自动化相关的信息,寻找视觉、机械手、模组等更完整的解决方案。这次观展收获颇丰,正在考虑引进并接触现场搜集到的供应商,进行业务对接。”

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同样受到瞩目。迎着四月春光,国内行业领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第12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在深启幕,1000多家中外企业全方位展示电子信息领域的新产品新技术,逾5000项科技产品首发。观众能近距离感受到电子信息产业的魅力,见证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开展首日,专业观众逾3万人次。

深圳成为各类专业展会、尤其是“20+8”产业集群展会展示产业成果(“20+8”产业集群指的是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即20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即8大未来产业)和打造产业对接、商贸交易的最佳平台。据了解,深圳上半年举办“20+8”产业集群展会面积占比超六成。

深圳市商务局会展业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紧密围绕“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的布局,通过打造“一集群一展会”体系2.0,实现会展业与产业集群的深度融合与相互促进。“我们将进一步做强现代时尚、精密仪器设备、智能终端、新材料等产业领域的会展品牌,深度挖掘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高端医疗器械、新能源、大健康等产业领域的中小会展项目潜力,并积极培育区块链、量子通信等未来产业的会展项目。”

在推动会展业与产业集群融通发展的同时,深圳还注重会展业与现代服务业、新消费的互促发展。通过在软件与信息服务、科技金融等重点领域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展品牌,以及在数字贸易服务、现代物流服务、节能环保服务等潜力领域培育富有竞争力的会展项目,深圳会展业正不断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塑”品牌,“展”空间

会展是城市的窗口,展示着城市的综合发展实力与独特精神风貌,同时,也扮演着向外界推介城市品牌的重要角色。

今年是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创办20周年,从2004到2024,20岁的文博会见证深圳从“文化立市”迈向“文化强市”。第二十届文博会的国际“朋友圈”正不断扩大:参展国家和地区由50个增加至60个,参观、参展、采购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08个,国际展区面积增加至2万平方米,海外采购商人数由2万名增加至3万名。值得一提的是,本届文博会首次设立国际文化贸易展。吸引了俄罗斯美术家协会、英国爱丁堡商会等国际知名机构的参与,并通过线上同步展览的方式,打破了地理界限,让全球文化爱好者都能共享这场文化盛宴。

与此同时,深圳作为世界“无人机之都”,无人机产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城市名片不断被擦亮。从2017年开始至今,深圳成功举办了八届世界无人机大会,累计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万名国内外代表参会参展,成为我国无人机行业开展科技经贸交流的重要活动。“2024第八届世界无人机大会”更是以“低空经济、未来已来”为主题,引领着无人机行业的未来趋势,为买家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无人机产品及一站式采购交流平台。

道通智能展台前人头攒动,“今年大家的热情确实比往年都要火热!”销售人员兴奋地告诉记者,参展的新老客户纷至沓来,“国内客户中,既有技术专家也有市场精英;而国外客户则有不少CEO亲自莅临,他们不仅关注产品的技术细节和性能表现,也在努力了解市场行情和行业动态。”

深圳会展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专业会展品牌的树立与会展生态的持续优化。深圳商务局会展业负责人表示,深圳将坚持顶层设计与体制机制改革同步推进,进一步规范会展业发展环境。同时,深圳还将积极招引国际水准的龙头企业,鼓励本地会展企业做大做强,培育“龙头引领、一超多强”的会展产业生态。

深圳国际渔业博览会。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的专业性与实用性备受赞誉,被公认为目前超大型场馆中“最好用”的专业展馆。如今漫步周边,写字楼、高端酒店、城市综合体等服务配套已相继落成,“一河”的福海河景色宜人,“一街”的会展高线公园成为休闲打卡地,“一Mall”的花园城将打造会展片区体量最大的商业中心,一个城市新客厅、都市新商圈已容貌初现。

除此之外,会展业自身数字化转型也在加快。目前,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成功研制了国内首个自主可控的智慧会展统一开放平台,实现了超大型会展中心实时动态的数字孪生,为会展业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政策助力 国际会展之都建设再提速

深圳会展业的蓬勃发展,与深圳多措并举打造“国际会展之都”密不可分。2022年,《深圳市关于建设国际会展之都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培养一批高水平专业展会,打造国际知名的会展业发展高地;2023年,《深圳市商务局〈关于建设国际会展之都的若干措施〉实施细则(修订)》发布,进一步优化各项政策措施的适用对象、申报条件、支持标准,从顶层设计,到配套服务,实实在在推动深圳会展业高质量发展。

在配套服务方面,深圳同样不遗余力。今年2月,深圳发布新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展会扶持项目申报指南,聚焦“20+8”产业集群,对新引进的世界商展100强项目、全国展览100强项目、国际会议项目等行业影响力强、带动效应显著的国内外知名品牌展会给予最高5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同时,《深圳市展览会评级通则》的出台,进一步完善了品牌展会评定制度,促进了会展业的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和信息化发展。

此外,深圳还积极拓宽国际视野和深化合作。通过引进国内外知名会展资源、聘请国内外知名人士、业内头部人士等担任“全球展会大使”“全球会议大使”,加快引进国内外会展资源集聚。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展会选择在深圳举办或设立分会场,为深圳带来了丰富的国际资源。

“会展业是现代服务业中‘小而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产业链供需对接、上下游投资交易、展示新品牌新技术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持续优化顶层设计、坚持守正创新、更好汇聚国内国际资源,才能更好推动我市会展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会展之都。”商务局会展业负责人如是说。

DMP大湾区工业博览会将于11月举行。

下半年,高交会、糖酒会、礼品展(秋季)、光博会、CMEF国际医疗器械联展、DMP大湾区工博会、博华深圳联展等众多超大型展会将在深圳精彩登场,为深圳“国际会展之都”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编辑 刘珂

(作者:晶报记者 陈淑莹/文 受访者供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