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巴胺穿搭到电子木鱼,从City walk到追演唱会……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正通过各种方式寻找精神上的抚慰。
“情绪价值”火了。互联网上越来越多的人提到“情绪价值”这个词:买东西讲究一个“甭管贵不贵,情绪价值得到位”。5元钱买一套廉价但漂亮的小皇冠,别说不像样,它满足的是童年的心愿。500块钱给自己买件衣服犹犹豫豫,但花在“二次元纸片人”身上,绝不会眨眼。毕竟,什么都有可能贬值,“快乐”可是实打实的。
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期发布的《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年度报告(2023)》指出,2024年,消费者除了追求性价比之外,情绪释放将成为影响年轻一代消费者决策的重要因素。这四个字,深圳人有着自己的理解。
据媒体报道,2023年1-11月,广东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4万亿元,同比增长5.6%;数据显示,18至34岁的年轻人群连续三年在购票观众中占比超过76%,成为演出市场当仁不让的消费主力。显而易见,年轻人的消费观正在发生变化。相比于购买实体物品,花钱享受一段美好的旅行、一场酣畅的演出、一次放松的疗愈,成为了很多消费者的选择。丰富多彩的体验式消费处处透着“悦己”二字。不光“够用”,还要“好用”。“精神消费跟物质消费作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让自己感到愉悦。”前不久连续看了六场五月天演唱会的孙爽最近正在捂着钱包过日子。
▲孙爽拍摄的五月天演唱会现场。
七月里的六场五月天演唱会
“90后”的孙爽来深圳已经第五个年头了,她在一家传媒公司做文案专员,收入不高,每个月除了交房租和生活上的必须花销以外,孙爽的大部分零用钱都花在了精神消费方面,看书、看电影、看演出、看演唱会。孙爽会为了特别期待的演出买最贵座位的门票,如果是一般的剧目,则买最便宜的票。孙爽坦言,在物质消费上她没有高追求,比如,她绝不会花几千块去买一件衣服。“因为我不觉得它会让我高兴,但如果为了我喜欢的演出,花费上千元我也是愿意的,反正也不是每个月都会花这个钱。”孙爽认为自己是比较理智且会生活的人。“爱好是生活的一部分,是打发消遣的途径而已,我不可能因为这些爱好让自己的生活陷入窘迫的境地,我不是追星,看明星演出只是我娱乐的一种方式。”孙爽说,自己是在拥有了独立的经济能力之后开始为自己的爱好去买单。这些爱好的花销会在合理范围内进行一个规划,并不会给她的生活带来压力。
不过,在很多朋友眼中,孙爽为情绪价值的消费是疯狂的。7月1日-7日,五月天“回到那一天”25周年巡回演唱会深圳站连开六场,孙爽居然一场不落,一共花了将近6000元。很多人不解,同样的歌单,看一场就足够,为何要场场不落?更何况,7月初的深圳,闷热得像一个大蒸笼,在如此天气下看演唱会,滋味可想而知。
作为五月天的铁杆粉丝,孙爽表示:“今年是五月天25周年的演唱会,这个主题对我来说是非看不可的。此前我已经在香港看过一次,如今他们来到我的城市,我更要场场不落,我想办法买了六场的票。”孙爽还开心地和记者分享她的购票心得。“每场我会买不同价位的票,这样我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我觉得演唱会不仅是歌手和歌迷之间的一次双向奔赴,也在表达歌迷对歌手的支持肯定,从演唱会的氛围里面,我能得到情绪上的一种释放。”
孙爽相信,很多人和她一样愿意为演唱会买单,是因为平时她和喜欢的歌手是有距离的,“我们只能在网上去听他们的歌,看他们的消息。但是演唱会能让他们来到你的城市,你们可以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在同一片空间下,虽然你跟他们依然隔着很远,但是那一刻你会得到很大的满足,明星变得真实了,那些一直用音乐鼓励着你的人,变得非常真实。”孙爽说这些时,眼里闪着光,那一刻,记者理解了她的快乐。
孙爽说,花“巨资”看五月天演唱会,是因为他们的音乐能引发她的共鸣。在人生低潮的时候,是五月天的音乐给了她鼓励。因此,当机会来临,她愿意用一种很真实的方式去聆听他们的音乐,去再次感动。
孙爽不同意别人把“追星族”的帽子扣在自己头上。在她眼中,演唱会就是艺术品,跟画作、雕塑、工艺品是一样的。“只是和展览不同,演唱会是无形的,只能保留在你的记忆,或者相册中,不同的人去看,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Jessie家中收藏的车模。
来自汽车模型的治愈
现在网络上流行一句话——“爱人先爱己”,“悦己消费”成了当代人爱自己的方式之一。
买车、买绝版CD、买手办……每个人的收藏品都代表着他们的兴趣和热爱。收藏品不仅是一种物质财富,更是一种情感寄托。当我们看到自己的收藏品时会感受到一种自豪和满足,因为这些物品代表着我们的喜好和个性。
Jessie爱上收藏汽车模型是受老公影响。她曾在某地产集团负责培训和企业文化建设,结婚后做起了全职太太。作为一个典型的天秤座,Jessie喜欢一切美的东西,不知不觉中,自己也开始收集汽车模型。玩久了以后便开始接触场景布置,购置一些配件,自己设计布置场景,给模型车一个更好的“归宿”。
Jessie向记者进行了一些普及。模型车并不都是几十年前的老车,它们与时俱进,有最新获奖的冠军赛车。“就像每年澳门的格兰披治大赛,既有现场的限定车,赛后也会推出冠军车的模型。我就收藏了两辆hello Kitty的比赛车模型。”Jessie颇为自豪地说。每当自己去澳门大赛车博物馆和上海赛车博物馆,看到自己收藏模型车的原型车时,Jessie的心情都会莫名激动。
记者在Jessie家中看到,各种品牌、各种类型、各种比例的汽车模型遍布在客厅和书房,有200辆左右,Jessie透露每个模型的价格在100元-1000元,最贵的当属绝版的法拉利。在Jessie眼中,每一辆汽车都有它自身的故事,有着它引以为傲的光辉岁月。因此,每一辆汽车模型的背后都能折射出这款车型的历史背景,收藏汽车模型便成为了一种充满文化内涵的汽车生活。
Jessie最具情怀的收藏品是“香港的士”系列。“刚出售的时候没抢到,后来到处找,最终高价收了三台。一共三个颜色:红(全港)、蓝(大屿山的士)、绿(新界地区)。”谈及原因,Jessie表示,作为一个“80后”的广州人,陪伴她长大的是翡翠台、本港台,平时听的音乐也是香港音乐,去香港逛逛更是家常便饭。因此,Jessie对香港的楼与车都很有感情。“之前很想弄香港场景,奈何位置不够,只能作罢。”
作为天秤座女生,Jessie相信一切美好事物皆有治愈性,对她而言,给汽车模型设计场景就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每过一段时间,她就很想重新布置家里,上网去淘更适合模型车的“家”。
有些人会觉得很麻烦,但是对Jessie来说,这个构思设计实践的过程是很幸福、很有满足感的,心情也会变得更平静。“我还会搭配香薰和音乐,堪称完美,几乎能治愈生活中所有不开心的事。整个过程无需他人去认可什么,当它慢慢成形到完成,幸福感满满。”
Jessie如今是个三岁男孩的妈妈,在很多人眼中,收藏车模型是专属于男人们的乐趣,Jessie不这样认为。“我的生活和爱好与小孩并不矛盾,这些收藏甚至还是一条纽带,我会邀请儿子来帮我一起去搭配,也会让他自己掌管柜子的钥匙。久而久之,这些收藏也成了三岁小孩的收藏,这是让我觉得很幸福的一个过程。”
Jessie认为,无论是任何角色,有自己的喜好和追求太难得了,她很珍惜自己喜欢的一切,她也鼓励老公和孩子找到自己喜欢的事物,只要是真心喜欢,那就值得!
▲李旭说,即便是同一张CD,用不同的设备放出来的声音会有不同的味道。
“音乐,让世界更真实美好”
有人说:“当代人最稀缺的价值,是情绪价值。”当熟悉的音乐旋律,通过黑胶、卡带、CD等不同介质播出的那一刻,身处不同年龄段人们的情绪瞬间被触发了。李旭的家里存放着几百张黑胶和上千张的CD、磁带,都是他这20多年来收藏的。李旭的本职工作是香港大学深圳医院ICU的医生,工作压力与忙碌让他只有在走出医院大门的那一刻,戴上耳麦,耳边响起炙热的金属音乐,他才觉得整个人又充满了能量。
二十多年前,李旭经历了“打口时代”(因销售不畅,国外出版商会对一些正版音像制品进行打口销毁处理。这些碟片磁带通过不同途径进入到中国,因价格便宜、首版发行等原因,得到中国音乐迷和收藏迷们的喜爱。后有“打口青年”、“打口一代”等说法)。初中时,他的零花钱都用来买打口磁带。“省下一顿饭钱就能买一盒磁带。”后来越买越多,家人开始反对,他还是会偷偷买。上了大学,李旭开始买打口CD,毕业后开始收藏黑胶唱片。实体唱片音乐伴随他度过了青春期,度过了学生时代,直到结婚、生子。李旭回忆,收藏黑胶是在十多年前。“买黑胶是因为情怀,也可能是拥有实体唱片的欲望。我喜欢收藏摇滚、爵士乐多一些,其他风格也会收藏一部分。”李旭平时最喜欢去深圳的旧天堂书店买黑胶。他说:“那里有一系列的团队在做黑胶的文化推广,包括录音的探究、母带制作。无论是国内外,在旧天堂书店淘到的黑胶,其音质都是有口皆碑的。”为了追求更高的音质和震撼的效果,让自己收藏的唱片还原出它们应有的声音,五六年前,李旭开始研究起音乐设备。为此,他走过了很多弯路。
有的发烧友喜欢听圆润的声音,而李旭更希望能听到唱片录音时的声音。因为大多数民用品牌播放出来的音色带有不同程度的音染,为此,他从民用品牌转移到了专业设备。李旭说,即便是同一张CD,用不同的设备放出来的声音也会有不同的味道。几年来,他陆续买了18件音乐设备,至今保留下来的只有几件,包括JBL音箱、SSL调音台、MC2后级、铁三角黑胶唱机、中道1000磁带机等。
李旭直言,收藏,给他造成了一定的经济压力,但是“越穷越有欲望,越有欲望就越努力”。李旭表示自己并非为了收藏而收藏,一切都是因为音乐。“在听音乐的过程中我会让自己安静和思考,让情感和压力有了疏解的出口,听一张唱片远比刷手机短视频要真实得多。听一张唱片,跟看一本书是一样的效果,我会觉得世界因此变得真实而美好。”
无论是听音乐、看演唱会还是收藏黑胶唱片,它可以是一种短暂的快乐,也可以是某种长期的习惯;可以是一次即时的情绪宣泄,也可以是在日常生活中频繁出现的情绪寄托,这些都是购买情绪价值的瞬间。不可否认,追求情绪价值正在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或生活态度,但为情绪价值买单也要“量入为出”,毕竟快乐过后,我们还是需要投入到真实的生活中去。
编辑 刘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