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版剧接踵而来,深圳演出市场消费旺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莎莎/文 胡蕾/图
2024-08-06 14:21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8月4日晚,英文原版音乐剧《剧院魅影》在深收官。深圳站最后一场演出结束后,观众们掌声雷动,台上的演员们也多次谢幕,与深圳观众依依道别。从7月2日至8月4日,《剧院魅影》以5周40场的“超长待机”,远超此前深圳音乐剧单个剧目演出最多24场的场次纪录。票房收入方面,《剧院魅影》一举突破4500万,打破此前深圳音乐剧单个剧目最高2200万的票房纪录。近5万的观演人次,近90%的场均上座率,造就了深圳演出市场的壮观景象。

跨城观演 优质演出项目“虹吸效应”凸显

6月28日至7月7日,“深圳原创”舞剧《咏春》回深演出10场;7月2日至8月4日,原版音乐剧《剧院魅影》在深圳滨海艺术中心演出40场;7月12日至21日,原版音乐剧《妈妈咪呀!》在南山文体中心聚橙剧院演出13场……暑假期间,深圳演出市场热辣滚烫。优质演出项目高潮迭起,一浪接一浪,搅动全城的同时吸引粤港澳大湾区居民走进深圳剧场跨城观演,好不热闹。在南山文体中心聚橙剧院总经理朱昱蓉看来,优质演出项目的“虹吸效应”对城市文旅的拉动明显,“从外地到深圳观演,不仅需要交通食宿还会激发其他需求。”

7月31日,记者在深圳滨海艺术中心采访时,偶遇了来深圳观看《剧院魅影》的佛山观众——潘小姐和她的深圳好友梁小姐。潘小姐预定的是7月31日晚8点的场次,当日正值周五,她说,“我一下班就赶过来了。《剧院魅影》是世界顶级IP ,通常原版都得去欧洲才能看得到,如今到了深圳,说什么都要赶来看。”不仅是佛山,还有香港、澳门的观众奔赴“魅影之约”。来自香港的ANNA表示,7月31日这场已经是她的“二刷”了。“7月14日第一次看,过目难忘、余音绕梁,就又订票二刷啦。”不仅是普通观众,《剧院魅影》犹如磁石一般,也吸引大批文艺界专业人士到场,如音乐剧演员朱芾,青年钢琴家罗维,歌手、音乐唱作人刘莉旻等……朱芾说:“三位主演都特别好,将自己的角色诠释得淋漓尽致。” 朱芾同时表达了对深圳观众的赞许,她说:“深圳的观众很热情,知道怎么样跟台上的演员互动,我觉得这是对演员最大的尊重。”

台上台下戏里戏外 文化交流共襄盛举

此番《剧院魅影》在深圳演出40场,总观众量接近5万人,总票房超过4500万,刷新深圳音乐剧演出市场票房纪录。作为原版音乐剧《剧院魅影》运营方之一、深圳站主办方北京四海一家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于婷婷表示,这个成绩基本“达到了预期”。于婷婷告诉记者,此次《剧院魅影》深圳站演出于今年2月“官宣”并首轮开票。“刚开票的时候,深圳观众的反馈是非常积极的。当然,中间也有疲软的阶段。7月2日开演之后,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等各种官方新媒体账号都有主动来找到我们,进行共同的策划、报道。从政策支持、媒体反馈的角度来讲对《剧院魅影》都是非常正面的。”

原版剧来到深圳,长时间驻场演出,带来的绝不仅仅是“票房收益”与“消费拉动”。在深圳保利剧院演出经营有限公司总经理付俊林看来,这更是一场卓有成效的民间文化交流。从7月到8月,《剧院魅影》的众多演员们在深圳工作、生活,“下班”之后的他们,也喜欢在深圳走街串巷、探索这座城市历史与现实。有不少网友在社交媒体上晒出自己在欢乐港湾、壹方城等地偶遇《剧院魅影》主演的照片,引来一片点赞。演员们也通过社交媒体发表自己在深圳的动态,表达对深圳的热爱。原版音乐剧《妈妈咪呀!》在深演出期间,主演们“兵分两路”,“妈妈团”和“男孩团”在深圳进行了一场city walk ,从南头古城到海上世界,演员们深入深圳的历史古迹、时尚街区,与深圳市民积极互动。台上台下、戏里戏外,文化交流、文明互鉴,如春风化雨,在润物无声中进行。

潜力无限 本地外地演出商携手做大市场

在原版音乐剧《剧院魅影》《妈妈咪呀!》之后,今年秋天,原版音乐剧《猫》和《芝加哥》也将“接力”来到深圳连续演出多场。记者了解到,原版音乐剧《猫》2024年震撼回归,中国巡演首站定于深圳,将于10月11日至24日在南山文体中心聚橙剧院演出多场。《猫》深圳站演出开票后走势良好。

10月24日至10月27日,《芝加哥》将在光明文化艺术中心演出6场。 目前,《芝加哥》的票房已销售5成。北京四海一家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于婷婷表示,“从今年开始,我感觉到,深圳的演出项目不比北京、上海、广州少。”于婷婷说,“因为今年大部分的演出商引进的项目都需要驻场、长时间演出,深圳是必做的一站。而且,深圳的地理位置太卓越了。它离香港澳门都很近,有一些国际巡演的项目,可能还没去香港澳门,就直接到深圳了。在深圳演出也会吸引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居民跨城观演。”

复盘这次《剧院魅影》深圳站演出,于婷婷表示,深圳演出市场有其“独特性”。“深圳的观众非常年轻,他们受周围人的影响比较多。后续我们在深圳做项目时,也会在深度挖掘项目的背景、意义以及寻找深圳观众喜爱的点上下更多的功夫。”于婷婷说,“另外,深圳观众对仪式感执令让我印象深刻。我看到许多年轻的女性观众,身穿晚礼服精心打扮,前来滨海艺术中心观看《剧院魅影》。”作为深圳本土企业,南山文体中心聚橙剧院总经理朱昱蓉也表示对深圳演出市场“充满信心”。她说:“深圳的地理位置、人口基数、人口结构、消费能力都是一流的。如今,外地的演出商也频频来深,大家携手共同做大市场。”

编辑 李斌 审读 秦天 二审 李璐 三审 徐恬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莎莎/文 胡蕾/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