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省病毒性肝炎早防早治行动启动会举行。会议明确,今年广东将在全省实施病毒性肝炎早防早治行动,强化乙肝和丙肝患者的主动检测、规范治疗,力争到2026年,20岁至70岁目标人群乙肝累计筛查率不低于70%。广东省财政将投入2.8亿元支持项目实施,各地政府提供相应配套,为目标人群提供免费筛查。
据悉,今年上半年,乙肝新发病例占全省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30%左右。病毒性肝炎是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传染病。乙肝在病毒性肝炎中占比最高。“乙肝—肝硬化—肝癌”被人们称为乙肝进展的“三部曲”。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6月底,广东乙类传染病报告数中,乙肝新报告病例数最多,占报告总数的29.80%。
广东一向高度重视病毒性肝炎防治。2023年12月,《广东省病毒性肝炎早防早治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发布,今年年初又将肝炎防治纳入广东省“民生十大工程”五年行动计划。根据《行动方案》,广东以20岁至70岁居民为目标人群,将建立“防、筛、诊、治、管”于一体的全周期健康管理模式,其中,20岁至70岁目标人群乙肝累计筛查率,2024年、2025年、2026年分别不低于10%、30%和70%。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何剑峰指出,“大规模筛查的目的是发现感染者以及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表面抗体均为阴性的人员,从而为下一步开展规范诊治和疫苗接种提供依据。”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人群的乙肝病毒携带率(表面抗原阳性率)仍然较高,通过规范的筛查、诊治、治疗以及随访,可有效降低该类人群的乙肝发病几率。
根据《行动方案》,广东将指引筛查出的阳性人员接受规范诊断评估,分类分级分流至医疗机构作进一步治疗,或转至基层医疗机构接受定期复查随访,实现“筛查、治疗、随访、转诊”无缝对接。已确诊为慢性乙肝、丙肝的参保患者,可享受相应的门诊特定病种待遇,治疗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筛查中发现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表面抗体均为阴性且既往无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史的人员,在充分知情告知的基础上,可按0、1、6月的免疫程序接种3剂乙肝疫苗。其中,首剂乙肝疫苗按照“自愿、免费”的原则接种。
何剑峰介绍,为提升各级医疗机构的诊疗能力,广东由在病毒性肝炎领域防治能力突出的4家高水平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和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对口全省57个县(市),开展技术培训与指导,提升医疗机构在筛查、诊疗、随访、疫苗接种、健康宣教等方面的服务能力。全省65个区及东莞、中山市各镇和街道也结合实际参照方案实施。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广东省肝脏疾病研究所所长侯金林表示,此前广东在佛山顺德均安、东莞寮步、茂名化州等地开展局部试点,已取得一系列探索经验。
编辑 刘彦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王雯 三审 徐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