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首个校地共建工作站在迳口成立 探索“多元共治”基层治理新路径

深圳特区报记者 邓红丽 通讯员 张春城 袁志勇
2024-07-31 20:38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7月30日下午,中山大学首个“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校地共建工作站——中山大学·光明工作站在深圳市光明区光明街道迳口社区正式成立。光明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张华伟出席,区群团工作部、社会工作部、光明街道及中山大学校团委和集成电路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活动。

青年突击队实践成果显著,精准赋能基层治理

光明街道在大力推进基层治理改革工作中,充分探索“多元主体、多元平台、多元服务”为基本架构的多元共治社区治理体系,以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为契机,引入中山大学集成电路学院“芯”向光明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赋能“迳口微治”,高效推动“校地共建、校地共生”。

据悉,实践团50名大学生7月1日进驻,深入社区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暑期实践,积极参与迳口社区村史文化、集体经济、文旅发展、科普课堂等方面建设,受到了社区和居民的一致好评。

数字技术赋能非遗传承

活动现场,迳口麒麟舞AI传承大师精彩亮相,光明街道与光明实验小学打造的光明区首支少年麒麟队学员,通过AI系统自学跟练,系统还可对学员动作进行实时纠错评分。

实践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迳口麒麟舞AI传承大师旨在解决迳口麒麟文化传承推广无法规模化、便捷化等痛点,系统形成麒麟动作标准库,并开发打分、纠错指导等功能,极大地提升了训练的科学性和效率。”未来,实践团将持续深化开发系统,并上线迳口麒麟舞教学APP,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学习、传承非遗文化。”实践团还制作了《迳口麒麟舞介绍手册》,该手册全面地介绍了迳口麒麟舞的由来、技艺与发展。

直播带货助力文旅经济

成立当日,实践团推出的迳口文旅直播间也迎来首播,直播间现场,实践团成员在镜头前熟练地介绍着各类文创产品,并不时与直播间粉丝热情互动,首播当日便引来千人围观,为当地特色农产品和文创产品打开销路。接下来,直播团队成员还将深入到迳口各处开展特色直播探店及直播带游,全面展示迳口特色。

网络宣传打造迳口IP

“实践团来了迳口以后,我们多了很多文创IP,宣传平台也搭建起来了,学生的创造力正是我们迳口需要的。”迳口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实践团队依托麒麟、鸽子蛋原型,精心设计了迳口麒麟舞的卡通形象以及鸽子蛋表情包,并推出麒麟文创T恤、麒麟挂件、鸽子蛋表情包贴纸等一系列兼具文化韵味与时尚元素的文创产品。

此外,实践团在宣传上发力,利用社区已有公众号加以升级改造,制作公众号菜单,并在菜单中加上基于预训练大模型的智能人机交互系统,同时将供销社小程序与公众号相关联,让游客通过公众号即可认识迳口、了解迳口。

知识科普服务社区民众——“芯”向光明科学文化探索之旅

“芯”向光明科学文化之旅是实践团利用集成电路领域学科优势打造的少儿科普课堂,旨在通过科技与文化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与热爱。

活动当日的科普课堂上,孩子们了解到沙子如何转化为芯片的过程,感受科技的力量;同时,他们还通过麒麟舞非遗体验,深入了解传统文化。接下来,光明街道将依托工作站链接更多学院融入多学科科普内容,打造科普课堂品牌,营造科学社区良好氛围。

深入探索“校地共建”,为光明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芯”向光明实践团是全区54支队伍中进驻社区最早、人数参与最多、形成成果最快的队伍。光明街道科学谋划校地共建机制,聚焦“问题、过程、目标”三个导向,充分遵循“需求为先、优势互补、校地共赢”的原则,切实将“地方所需”与“高校所能”充分结合。据悉,光明街道团委与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依托“星光行动”结对共建,目前与中山大学深圳校区4个学院团组织共结对16个项目,在居民服务、科技赋能、社区发展等方面积极探索,为基层治理赋能。

接下来,光明街道将不局限于暑期社会实践,以项目制方式继续积极联动中山大学实施中长期工作安排,同时,引入中山大学更多学科专业力量,推动光明街道进一步探索多元共治格局,助推光明街道打造“政府主导+社会自治”的基层治理光明样板,为光明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周国和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邓红丽 通讯员 张春城 袁志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