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 “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国际日”。这一天,12名来自意大利、德国、土耳其、俄罗斯、巴基斯坦、泰国等国的外籍人士走进福田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参加一场红树林主题的自然嘉年华,解锁深圳生态之美。
2022年11月5日,中国提议在深圳建立“国际红树林中心”,作为全球红树林保护与合作的重要场所。同年11月13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正式通过了关于设立“国际红树林中心”决议草案, 宣布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将落地深圳,这也是全球首个红树林保护交流合作中心。去年9月,国际红树林中心在深圳正式成立。
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市外国专家局)和深圳报业集团全球传播中心携手举办这场外专系列活动之“约吧!红树林——国际友人解锁‘绿美深圳’”,带领国际友人们探秘受到国际红树林界关注的生态园。该活动得到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大力支持。
保护区管理局正高级工程师徐华林博士带领着国际友人们穿行在这篇茂密的红树林中,向他们讲解保护区的历史以及在这里栖息和生长的各种各样的动植物物种。
这已经是来自意大利的Matteo Convertino第三次来到福田红树林保护区。这位来自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环境与生态研究院副教授很享受这趟红树林之旅。“每次来到这里给我的感觉都不一样。也许是因为天气,也许是因为经过一段时间的修复。在深圳这样一个拥有 2200 万人口的特大城市,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令人惊讶,而这正是深圳的独特之处”Convertino 强调了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的重要性,因为每个物种在维护森林整体健康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热爱大自然。来到喧嚣繁忙的城市中这安静的一隅感觉真好。“在深圳生活了六年的俄罗斯人Mariia Petrovskaia说。她是一名鸟类爱好者,家里照顾着五只鹦鹉。她很享受到红树林去,那是是众多鸟类的重要栖息地。“在我生活的地方看到这么多鸟感觉真好。在这里,他们可以快乐地生活,或许能捕到一些鱼,在没有汽车和人群的地方筑巢。”Petrovskaia说。她知道现在虽然不是观鸟旺季,她仍然认为红树林保护区是鸟类友好地。“如果你来探索红树林,仍然可以看到一些留鸟或远远听到鸟鸣声。”
参观完红树林后,外籍人士们继续探索保护区草原附近的夜间嘉年华。他们在迷宫中穿梭,凭借黑脸琵鹭的知识寻找线索通过关卡,他们一边欣赏红树林植物物种的灯光展示,一边分享了他们在保护区参观时的所见所闻。
据介绍,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占地面积 367.64 公顷,是深圳市中心唯一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有包括秋茄在内的 20 多种红树林,记录了黑脸琵鹭、白鹭和翠鸟等 270 多种鸟类。
图片由深圳报业集团全球传播中心提供
编辑 温静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