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看见新质生产力|揽下全球八成订单 “海上超级冷冻车”中集造得又多又好

深圳特区报记者 徐松
2024-07-25 19:47
收录于专题:飞阅深圳 | 专题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随着“海上超级冷冻车”不断下水,中国液化天然气产业的局面,也已悄然实现了逆转。

“海洋302”LNG运输加注船。

中小型LNG运输加注船被称为“海上超级冷冻车”,是国际公认的高技术、高难度船型。据全球造船业权威研究机构克拉克森统计,目前全球10笔在手订单中,中集太平洋海工已独揽8单,霸气登顶。

LNG加注船前景广阔

中集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液化天然气(LNG)作为清洁高效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据克拉克森统计,2024年上半年,全球就新增LNG船舶订单达109艘,到2025年,全球船舶LNG加注市场需求将超过1000万吨,2030年甚至可以达到3000万吨至4500万吨,“中集太平洋海工敏锐地意识到,LNG船舶订单和加注市场需求的极速增长,将直接带动LNG加注船的发展。”与传统加注方式相比,LNG运输加注船可以实现船对船加注,货物装卸与燃料加注的同步作业,缩短了船舶靠港时间,大大提升港口的国际竞争力,必将在未来能源运输中肩负越来越重要的使命。

中集太平洋海工生产基地新西区。

该负责人介绍,中集安瑞科旗下中集太平洋海工手握多项国内或世界首创技术,凭借创新设计与技术实力,已经成为业界瞩目的焦点,“3个月前,我们成功交付的‘海洋石油302’,就是我国首艘江海全域、冬夏全季液化天然气运输加注船。”

技术突破实现行业领先

LNG运输加注船运输的是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LNG,需在-162℃低温环境下才能保持稳定液态,因此又给加注船的设计与建造,提出了极高的安全技术要求。

作为加注船的核心装备,液罐一旦发生泄漏,不仅迅速蒸发的天然气与空气混合可能形成爆炸隐患,船体钢板经受极低温的冲击也会发生脆裂,危及航行安全乃至酿成沉船灾难。“但普通钢遇到-162℃的低温,会脆得像干脆面一样。只有被誉为‘钢铁钻石’的九镍钢,能扛住-196℃液氮超低温环境,是制造LNG储罐的理想材料。”

中集太平洋海工联合国内钢厂攻克高端海洋装备钢材技术生产瓶颈。

长期以来,我国的九镍钢板依赖国外进口,价格高昂,交货周期长,制约中国能源结构的调整。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要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必须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

2012年,中集太平洋海工就与国内钢厂联合,突破重重技术瓶颈,从实验室一直走上生产线,成功实现高端海洋装备制造用的九镍钢国产化替代,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九镍钢国产化之后,材料成本降低超20%,为每艘船建造节省上千万元,使我们牢牢掌握住了行业竞争的主动权。”

“2022年,随着LNG船用燃料罐订单激增,面对国产九镍钢价格波动,中集太平洋海工前瞻性地研发出新材料高锰钢的加工、焊接工艺,并应用于LNG燃料罐项目,今年7月已完成实船产品,成为国内首家成功应用高锰钢的船用罐厂。”

焊接工艺水平将直接决定一艘高端海洋装备的使用寿命和安全系数。中集太平洋海工开创世界领先的爬行焊接机器人自动焊接工艺,通过精确控制和优化焊接参数,实现了高精度焊接为液罐焊缝质量筑牢防线。

自主创新的C型液罐

“中小型LNG运输加注船普遍采用独立C型罐,作为压力容器,就像家用高压锅,兼具耐压及高密封性高安全性,充分保障航运高效安全。我们自主研发的独立C型罐设计,也填补了国内设计技术空白。”项目负责人表示,中集太平洋海工在三耳罐建造、大直径气室建造、PU喷涂绝缘大型液罐吊装运输工艺等多项技术的突破,都在不断巩固公司在LNG运输加注船设计制造的领先优势。

随着“海上超级冷冻车”不断下水,中国液化天然气产业的局面,也已悄然实现了逆转。

图片由中集集团提供

编辑 温静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周国和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徐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