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改革法宝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深圳市委党校举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座谈会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丽萍
2024-07-19 22:34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7月19日下午,市委党校举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座谈会,来自全市党校系统、市社会科学院、市改革开放干部学院的专家学者们畅谈对全会公报的理解和认识。

用好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

全会公报指出,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

市委党校党史党建党性教研部副主任王定毅表示,中国式现代化是史无前例的伟大壮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立足关键时期,用好改革开放的重要法宝,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这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

深圳改革开放干部学院党委委员、教育长、教授宫正说,要准确把握改革开放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在新时代,要用好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深刻把握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和客观规律,深刻认识改革开放的时代性和创新性,继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市委党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主任陈少雷教授提出,要深刻领会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聚焦新时代深圳改革开放的好做法好经验讲深讲透。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全会公报指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

市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副主席杨建表示,以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发展新质生产力,两者相辅相成。“面对新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必须加快进行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要因地制宜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源头甚至是颠覆式的创新实践,不断提升自主创新的能力。”杨建说。

市委党校政治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宋晓东从马克思主义原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出发,强调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一方面要进一步解决中国经济长期的结构性问题,通过加快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推动中国经济长期发展。

市委党校决策咨询部副主任彭芳梅说,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多元发展目标,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社会和谐、共同富裕、绿色环保等的制度建设也不能停顿,这样才能保障发展与稳定这两大现代化核心关系的协调稳定。

市委党校公共管理学教研部副主任龚建华从社会学人口发展新常态入手,强调要把人口红利转化为人才红利,促进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要通过高质量人口发展赋能新质生产力。

以制度建设为主线作出系统部署

全会公报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市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负责人、副教授彭姝说,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彰显制度优势,关键在于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要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发展中国之制,优化提升中国之治,激发和培育中国之智,凝聚和昂扬中国之志,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式发展,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市委党校学刊部主任熊哲文认为,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集成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极为重要,并梳理了各个改革领域中需要重点研究和破解的问题。

哲学与文史教研部主任周笑冰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圳文化实践,指出深圳的文化建设与城市发展交相辉映、不断发展。政法教研部副主任李伟舜重点解读了法治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认为深圳应继续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城市、发挥法治为改革保驾护航作用中先行先试。

坚决扛起深圳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中的职责使命

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与会同志表示,作为深圳经济特区党员干部,要赓续特区优良传统、高扬改革创新旗帜,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敢为人先、先行示范,勇挑大梁、担当作为,全力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最好结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作出应有贡献。

据了解,市委党校按照市委部署要求扎实开展新课开发和干部轮训,第一时间安排通过校级试讲的课程进入党校主体班课堂,安排教师参加全会精神宣讲,举办学术沙龙,组织撰写系列理论文章,推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深化。

编辑 李斌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赵明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丽萍)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