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遭罚、连续亏损、重整待决,“园林第一股”东方园林重整之路困难重重 | 资本视界

读特新闻记者 刘欣怡
2024-07-13 11:38
收录于专题:资本视界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东方园林成立于1992年7月2日,于 2009 年 11 月 27 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被誉为“中国园林上市第一股”。

7月1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向北京东方园林环境股份有限公司(简称:*ST东园,证券代码:002310)的前任高管慕英杰与刘伟杰发出《纪律处分告知书》,拟对其二人进行通报批评。此番处罚再次将东方园林推入公众视野,自年初以来,这家被誉为“中国园林上市第一股”的企业接连遭遇财务困境、法律纠纷及重整挑战,其未来走向备受关注。

截至7月12日收盘,*ST东园上涨2.84%,报1.45元/股。

前任高管再遭深交所通报批评

7月1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纪律处分事先告知书》的公告,拟对东方园林前董事长慕英杰及前总裁、董事刘伟杰进行通报批评的处分。这一处分源于两人在任职期间涉嫌违反深交所《公司债券上市规则》的多项规定。

值得一提的是,这已不是二人首次受到监管机构的关注。不到两个月前,慕英杰和刘伟杰就因公司2019年至2022年年度报告中的财务信息不准确问题受到通报批评。

上半年预亏超10亿,市值较高峰跌超九成

公开资料显示,东方园林成立于1992年7月2日,于 2009 年 11 月 27 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被誉为“中国园林上市第一股”。公司业务主要包含生态业务板块、环保业务板块、循环经济业务板块。

近年来,东方园林的营收顶点出现在2017年,全年营业总收入达152.26亿元,净利润达22.21亿元。当年10月,公司市值高达606亿元,创始人何巧女也以265亿身家位居胡润女富豪榜第11名。

然而,如今的东方园林却深陷财务困境。截至7月12日,公司市值为38.94亿,和2017年高峰时期相比跌超93%。

由于公司2023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并且连续三年亏损,根据相关规定,自2024年4月30日起,东方园林的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和“其他风险警示”特别处理,股票简称由“东方园林”变更为“*ST东园”。据统计,该公司自2020年以来已连续四年亏损,累计亏损额达129.17亿元人民币。

就在几天前,*ST东园发布了其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公司上半年亏损10亿到12亿元。

公告显示,公司营业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生态建设业务新中标订单产值转化具有周期性,当期转化率较低。二是2024年上半年公司为促进项目尽快达到回款条件,重点推动存量项目结算,对当期营收冲减较大。三是出于对资金等风险的考虑,公司对工业废弃物循环再生业务规模有所控制,营收出现了一定程度下滑。四是应收款项按账龄计提减值准备对利润侵蚀较大,公司各项费用占营收的比重仍较高,导致净利润出现亏损。

法律纠纷缠身,诉讼涉案金额超24亿

除了财务困境,东方园林还面临着繁重的法律诉讼。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连续十二个月内累计的诉讼涉案金额合计约为24.25亿元人民币(含公司作为原告的应收账款清收案件),约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绝对值的1231.72%。除已披露诉讼外,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的其他诉讼涉案金额共约1954.33万元,约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绝对值的9.93%。

另据企查查统计,自2024年1月以来,东方园林已成为被执行人多达90次,执行标的合计超过3亿元。

预重整启动,重整投资人招募中

在重重困境之下,5月9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决定对东方园林启动预重整。7月11日,*ST东园发布公告,公开招募重整投资人。

若东方园林顺利实施重整并执行完毕重整计划,将有利于化解公司债务风险,优化公司资产负债结构,提升公司的持续经营及盈利能力,有助于消除公司因2023年度净资产为负引发的退市风险,帮助公司恢复健康发展状态。若重整失败,东方园林将存在被宣告破产的风险。如果公司被宣告破产,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相关规定,公司股票将面临被终止上市的风险。

编辑 高原 审读 伊诺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万晖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刘欣怡)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