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举办系列主题沙龙助推粤港澳大湾区新质生产力发展

宝安湾
2024-07-13 08:17
摘要

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深圳)、宝安区委党校主办的“新质生产力与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十讲系列第四期沙龙活动7月11日晚进行了线上直播,多位专家学者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与数字知识产权保护”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加强数字知识产权保护是服务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在当天的沙龙活动中,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原校长、文澜资深教授吴汉东在主题发言中重点阐述了数字技术专利权保护、数字内容的著作权问题和数字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等内容,强调了知识产权制度在激励和保护创新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知识经济、智能经济和平台经济是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经济形态。算力和算法的专利保护是数字技术发展的关键。

“数字内容产业是数字经济的重要产业形态,目前中国数字内容所形成的产业规模已经达到1万亿元人民币。”吴汉东表示,产品的数字化利用和传播,使得作品的发行使用和消费更为便捷、更为迅速,但也面临著作权保护受到挑战的难题,需结合著作权法规定和司法实践进行认定。他强调,数据作为第五大生产要素,不仅具有信息价值,还具有生产要素价值,数据产权的保护非常重要。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法教研室主任、教授万勇,中国科学院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教授马一德,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常委副院长、教授杨明,宝安区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张萍从不同角度对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知识产权保护的实践挑战,以及如何构建和完善数字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进行了深入探讨。

据悉,“新质生产力与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十讲系列沙龙活动计划举办10期,活动汇聚了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各方面力量,共同探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应用场景和政策环境等问题,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支撑和智力支持。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萍 通讯员 刘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