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苹果”身上挣的这笔钱不干净|圳论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赵强
2024-07-12 20:37
收录于专题:圳论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不是一味“向钱看”

近日,一位名叫“小苹果”的4岁抗癌网红不幸离世,其母亲在济南殡仪馆为她举办了送别仪式。然而,殡仪馆在未提前告知价格的情况下,对守灵室的鲜花布置开出了高达13800元的价格,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和争议。

“小苹果”虽然年幼,但在与病魔的斗争的过程中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坚强,感动到了许多人,也给很多人以力量。然而,最终她生命还是走到了最后的时刻,就在人们还在为此而悲痛和惋惜的时候,殡仪馆却仍然向“小苹果”的家人开出了高额收费的账单。这不仅是对“小苹果”家人情感的二次伤害,也暴露出某些地方殡葬服务行业乱收费的乱象。

图片

家属曝光的收费清单。图源:澎湃新闻

根据报道,殡仪馆最初对22个花篮的报价为13800元,每个花篮的价格超过600元,远高于市场价。这一价格不仅令人难以接受,也违反了殡葬服务的公益原则,涉嫌利用市场优势地位实施垄断高收费。尽管殡仪馆后来将价格降至3000元,但这种“塌方式”的降价恰恰反映出此前的价格虚高。而且,还将3000元的价格设定为“租赁”,这意味着这些花篮将被回收再利用,真是“棺材板里伸手——死要钱”,让人无语,令人心寒。

对于“小苹果”家人和社会舆论的质疑,殡仪馆的回应是,花篮是外包的,13800元是鲜花供应商给的报价。然而,这样的回应并不足以服众。作为服务提供者,殡仪馆有责任确保服务的透明度和合理性,不能简单地将责任推给外包商。

殡仪馆作为提供殡葬服务的专业机构,本应秉持人文关怀,为逝者家属提供贴心、合理的服务,但从“小苹果”家人的遭遇来看,某些地方的殡仪馆见利忘义到了什么钱都想赚,什么钱都敢挣的地步。殡仪馆在官方网站上公示的收费标准中没有守灵室鲜花项目的价格,13800元的报价连殡仪馆工作人员都为之咋舌……收费不透明不合理,这不是一句“外包的”就能搪塞过去的。

很明显,从“小苹果”身上挣的这笔钱不干净!即便殡仪馆方面将相关费用以“特殊情况”为由做出了特殊处理,也有必要追问一下:为什么要将民众有服务需求的一些业务“外包”,而不是直接提供服务?是为了便利群众,还是想要通过“外包”这个“马甲”规避价格监督?为什么一“外包”就价高,有没有经过招标、竞价,还是“外包”给了关系户?诸多疑问待解,有关部门应当继续回应。

而深究这一事件,其实暴露出了当下殡葬行业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殡葬服务具有需求刚性,也具有明显的垄断性,民众在这一特殊的消费场景中处于弱势地位,也因此一方面要强调殡葬服务的公益性,一方面要采取必要的监管措施,确保服务价格的透明性、合理性。然而,某些地方将殡葬服务当成了“生意”来做,通过各种方式巧设名目而攫取高额利润,“死不起”成了新的民生之痛!

在这样的背景下,从“小苹果”身上赚取“最后一枚铜板”几乎是一种必然的遭遇。而“小苹果”家人们的遭遇,则唤起了人们感同身受的“共鸣”,进而引发了舆论热议与关注。而要从根本上避免类似事件重演,则要加强对殡葬服务行业的监督与改革,降低民众负担,减少民生痛苦,使之回归到公益属性,使之更加人性化、规范化、透明化,而不是一味“向钱看”,唯利是图地突破社会道德底线、刺激民众情绪。

编辑 温静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朱良骏

(作者: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赵强)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