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在家门口的“长者饭堂”实现刷脸吃饭,职场爸妈上班前把婴幼儿送进家附近的托育园,罕见病群体看病更有保障……公共服务关乎民生、连接民心。近年来,深圳以人民为中心,以一项项惠民生、暖民心的务实举措,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深圳市民幸福感持续提升。
一位正在用餐的长者向镜头竖起大拇指。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浩翰 摄
长者助餐服务让老人吃上“暖心饭”
“老年人平时在家做饭不好掌控分量,来这里吃饭不仅方便,还有补贴。”中午,刘奶奶和老伴早早来到福田区梅林一村社区数字食堂就餐,只需花2分钟完成人脸和支付账户绑定,即可实现刷脸吃饭,免去排队称重、扫码支付等步骤,非常便捷。
据悉,该平台已接入民政系统,年满70周岁的福田户籍老人,按5元/人/餐/天的标准给予补贴。夹取每道菜的时候系统还会根据夹取数量,自动计算所有夹取量的各种营养数据,能有效帮助居民进行健康管理,非常受老人家欢迎。
近年来,深圳全面推动实施长者助餐服务,探索“老人支付一点、政府补贴一点、企业让利一点”的方式,推出分层次、多项目的补贴措施,通过补供方和补需方相结合的方式,大力支持长者助餐服务发展。目前,深圳市在运营的长者饭堂和助餐点共257家,其中通过自建厨房、中央厨房配餐、社会餐饮企业助餐、养老机构拓展服务等方式运营的长者饭堂115家,助餐点142家。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提高服务的可持续性,让老年人吃上“暖心饭”。我市长者助餐服务设施有69%的物业由政府免费提供。符合条件的助餐企业可根据我市养老服务扶持政策,享受税收减免,用水、用电、用气按居民生活价格执行。同时,我市为长者助餐补贴对象服务的长者饭堂,以2元/人次的标准给予运营补贴。福田、盐田、南山、宝安、坪山、光明6个区,通过制定区级助餐服务政策,给予长者助餐企业相应的建设补贴。此外,我市长者助餐设施面向全市老年人提供普惠性助餐服务。
深圳特区报记者 彭军 华智超 通讯员 张婷 摄
托育服务普惠多元不断扩容
深圳是一座年轻的城市,3岁以下婴幼儿的托育照护是职场年轻父母的“刚需”。走进沙河街道深铁懿府托育园,婴幼儿们在老师们的陪伴下到户外活动,孩子们边跑跑跳跳边享受阳光,再走到种植区,看看自己和老师们一起种植的红薯叶。中午时分,幼儿们戴着围兜,在老师的陪伴下用勺子自主吃饭。“来,再把这勺青菜吃了就光盘啦。”“今天很棒哦,你把饭菜都吃得光光的。”沙河街道深铁懿府托育园园长彭凯虹跟用餐的孩子说道。
刚休完产假上班的王小姐把孩子送进了深铁懿府托育园乳儿班。她表示,孩子在托育园,有专业的育儿师照护,帮我解决了带娃难题,自己也能安心回归工作岗位。
高品质的托育服务“托”起婴幼儿稳稳的幸福。新增托位2.2万个被纳入深圳市2024年度10项民生实事项目之一,婴幼儿照护服务资源配置将进一步扩容。深圳市卫健委加快发展普惠多元的托育服务体系,到2025年,婴幼儿照护服务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每个社区均有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托育服务的机构。
3重保障机制守护罕见病患者
“孩子确诊的时候,一家人心都碎了。”2021年,两岁的希希(化名)被确诊患有罕见病脊髓性肌萎缩症(SMA),也被称为婴幼儿渐冻症,疾病导致他的骨骼变形、肌肉萎缩,连吃饭都成问题。
就在希希一家人心灰意冷的时候,传来了好消息——深圳落地罕见病“国谈药”,原价70万元/针的SMA特效药诺西那生钠注射液被纳入医保范围,通过国家医保谈判降至约3.3万元/针。经深圳基本医保报销90%后,每针实际支付仅3000余元,负担大为减轻,希希也因此正常用上了药。
深圳逐渐建立起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深圳惠民保”的罕见病用药3重保障机制,让罕见病患者用药可及、用药有保。对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的罕见病药品全部落实基本医疗保障待遇,以希希使用的诺西那生钠注射液为例,目前已有537人次用药。
对于罕见病群体来说,保费标准为88元/人/年的“深圳惠民保”,在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外为罕见病用药费用保障缺口提供了重要补充,庞贝病等7种罕见病的高额自费药被纳入了专项保障范围,最高报销70%、年保障额度50万元。
此外,2023年10月后,深圳医保又在基本医疗保险基础上新增了大病保险,对参保患者的高额医疗费用给予“二次报销”,最高报销100万元,进一步减轻罕见病患者医疗费用负担。
对于同样渴盼用上新药的内地患者来说,“港澳药械通”引入国际创新药械,可以更快用上国际新药,为疾病的诊疗提供新的可能。
李女士头痛7年有余,每个月大概痛20多天,还会呕吐、怕光,早在2018年她便在美国知道了一款偏头痛预防药物——依瑞奈尤单抗,但是没有注射。如今,她刚刚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注射完这款通过“港澳药械通”政策引入的药物。港大深圳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蔡继福介绍,新的药物比传统药有优势,很直接的改变就是头疼的频率、程度和持续时间会有明显的下降,生活质量会有明显提高。
目前,“港澳药械通”指定医疗机构增至4家,获批使用的临床急需进口药品和医疗器械扩大至41种。
编辑 王雯 审读 匡彧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甘霖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创新之城深圳,也是“爱阅之城”,多年来一直深耕全民阅读。在地铁、公交上,在公园草坪、长椅上,在各具特色的书店、书吧里……你经常能在各种各样的地方,看到深圳人读书的身影。从社区的公共图书馆、街边的“24小时书吧”,到连续举办25届的“深圳读书月”,文化的力量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起来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可以是你在通勤地铁上,读散文的片刻惬意;可以是你周末在莲花山公园,铺块餐布边晒太阳边翻书的悠闲;也可以是你深夜路过24小时书吧,透过玻璃看到陌生人专注读诗的温暖剪影~让我们一起收集这些闪光瞬间,让书香在交流中传递,让更多人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温度! 【本期话题】#爱读书的深圳人# 【活动礼品】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活动时间】即日起-9月20日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3位用户分别送上有你“圳”好深圳盒子1份和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兑奖方式】活动结束后我们将为入选用户发送短信收集领奖信息,请您注意查收。
00:11
小梅沙畔,邂逅今日绝美落日 图为拍摄于9月11日,捕捉到深圳小梅沙的落日美景,那温暖的色调,将海、山、城都渲染得如梦如幻 。#读特小记者#
03:09
《好日子》
00:42
#水木年华25周年巡演深圳站 很幸运在读特抽奖活动抽中了水木年华的门票!谢谢读特实力宠粉,请我看了秋天的第一场演唱会! 散场时体育馆的灯亮起来,耳边还飘着《一生有你》的尾音,身边的人还在哼着“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后援会让我们去老师们的酒店等合影,合影后在吃烧烤的地方偶遇缪杰老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缪杰老师非常接地气,把刚在舞台上闪着光的青春,突然拉到了眼前的小桌子上。 演唱会时有多热血,宵夜就有多踏实。他没舞台上那么“亮”,穿简单的T恤,《在他乡》这首歌太适合在深圳奋斗的我们;缪杰老师还是我老家黔东南榕江县的荣誉村长,对粉丝十分亲切。许多人当年第一次听《启程》是在二十年前的校园里,那时《完美世界》是真的很火。我们把《一生有你》唱给他听,他还随着我们的节奏打着拍子。 临走时我说“榕江见!”,他也回我“榕江见!”。那些藏在旋律里的晚自习、毕业季、第一次离家的夜晚,被他在台上一唱,就全活了过来;而这顿没什么讲究的宵夜,更像给这场青春回忆加了个温暖的注脚——原来陪我们长大的人,真的就像身边聊得来的朋友一样,亲切又真诚。 谢谢读特助我圆梦,希望读特继续为用户带来更多福利,比心~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