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来自广州南沙的丝巾获生态环境部点赞

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2024-07-11 23:08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我给各位记者朋友带来了一条漂亮的丝巾。它其实是由三个废弃塑料瓶制成的,这些塑料瓶来自广州市南沙区的公益净滩行动。”7月11日,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郭芳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中国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白皮书新闻发布会上展示了一条“垃圾丝巾”。

“我们努力争取到2035年能够把全国283个海湾都建成美丽海湾,让这条丝巾上描绘的‘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美丽愿景成为现实。”郭芳表示。她介绍,近年来,美丽海湾建设成效不断彰显。我国编制实施《“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美丽海湾建设提升行动方案》,目前正在重点打造110余个美丽海湾,在65个海湾正在拉网式进行海洋垃圾清理工作,推动海洋塑料垃圾的回收利用。

郭芳指出,生态环境部十分鼓励基层创新“示范引领”,特别是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她举例道,深圳大鹏湾常年活跃着十余个绿色环保海洋公益组织,开展百里海岸线护岸行动,带动社会公众成为美丽海湾建设的参与者和监督者。她还坦言,最担心的是在美丽海湾建设过程中,大家最后做的“百湾一面”。

“我们推进‘一湾一策’综合治理。共性的问题,如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海洋生态修复恢复,以及岸滩洁净等问题,每个海湾建设都是要做的。”郭芳强调,每个海湾也要结合它自身的禀赋因地制宜,“一湾一策”形成大家独特的优势和特色,才能造就“各美其美”。一年多前,这条丝巾还只是静静地躺在南沙红树林的3个废弃塑料瓶里,“命运”的改变,源自南沙在红树林修复、海岸生态保护上做出的努力。

编辑 刘彦 审读 匡彧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