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社区服务,焕发创新活力。在首期书记工作室经验基础上,由南山区社会组织党委遴选优秀的党组织书记担任牵头人和召集人,以“党建引领、倾听民情民意、作用发挥、品牌建设”的思路打造了第二期书记工作室,近期通过“学习、调研、实战”助力40名社会组织党支部书记、党员骨干能力提升,让书记工作室成为社会组织党员骨干后备人才的孵化基地和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服务的实训基地。
精准对接社区需求,“公益行活动”初绽光彩
在前期阶段,书记工作室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组织专业导师团队和各学习小组深入社区,开展细致入微的调研工作。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会交流、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全面梳理了当前社区居民的生活需求、服务短板和治理难点,形成了详尽的书面调研报告。在此基础上,五个学习小组结合各自的资源优势,初步拟定了契合社区实际和居民实际需求的下沉服务方案:
以安全生产和环保志愿类社会组织组成的“宝藏队”提出,针对南头城社区古城建筑保护、应急事件处置、消防安全、再就业等方面需求,将依托“好运来服务队”,开展“南头古城新型职业群体赋能领航计划”。
以研究培训类社会组织组成的“润创共治队”提出应对商圈互助成果巩固、企业转型、职工权益维护、健康养护等需求,拟开展“星光璀璨,共筑城辉”社区公益项目。
以文体类社会组织组成的“青春文体联盟”认为,可以通过“星光计划——社会组织党员公益服务进社区行动方案”,整合优势资源,打造文体类社会组织党建特色品牌。
以社工类组织组成的“社工不打烊队”建议开展“党建引领,共谋发展”社会组织凝聚提升项目,进一步提升社会组织服务专业性和管理规范性。
以行业协会类组织组成的“高质先锋队”,结合自身优势计划开展“点亮计划”看见古城人才公益服务项目,进行人才发掘、宣传和交流,加强企业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这些项目旨在通过社会组织搭建平台、大力整合社区资源,广泛动员党员和群众参与,开展一系列专业化、精准化的服务活动,从而回应社区不同群体的差异化需求。
分享交流经验,“书记有约”带来新思路
为使工作室成员更加明确地认识到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角色与定位,通过积极借鉴和学习已有成果和先进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效能和服务品质,书记工作室近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书记有约”分享会。本次分享会以《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与作用发挥的实践和思考——基于城市基层治理智库服务型社会组织的全新视角》为主题,为与会者带来了一场思想的盛宴。
分享会上,2024年社会组织书记工作室牵头人——南山区社区治理与服务创新促进会党支部书记、会长陈飞宇以深厚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深入剖析了当前时代背景下社会组织所承载的期望与使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他提出,从当前发展现状来看,社会组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自身治理效能:一是树立创新思维,推动治理理念和实践的与时俱进;二是注重专业价值的作用,着力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三是深入了解供给机制,优化资源链接和利用效率;四是积极谋求多元化发展,拓展服务领域和影响力。
强化团队建设,“先锋领航”践悟时代浪潮
迎七一,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书记工作室近日组织学员代表前往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和莲花山公园,开展“先锋领航”研学活动。
来到“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现场,大家进一步真切体会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岁月峥嵘、沧桑巨变:从牌坊矮屋到高楼林立,从渔船耕牛到高架高铁,从贫瘠的土地到国际化大都市......参访结束后,学员们一起来到莲花山公园,为邓小平铜像敬献了鲜花,对这位改革开放总设计师表达了追思和敬仰之情。
学员们表示,通过此次研学活动,深刻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将以更加纯粹、坚定的信仰,继续发扬先锋精神,为推动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贡献自己的力量。
深化社区服务,促进社会组织创新发展
接下来,书记工作室将继续引领各学习小组强化沟通协作,修改和完善各自项目的实施方案,稳步推进项目落地生根,为社区居民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将书记工作室打造成一个集民情收集、协商议事和资源对接于一体的平台,畅通诉求渠道,推动问题解决;稳步推进“公益行活动”和“志愿服务季”计划,倡导公益服务风尚,增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的能力。
(受访者供图)
编辑 刘彦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王雯 三审 潘未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