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上午,以“桥相聚 心相连”为主题的罗湖桥文化艺术节“非遗文化市集”在罗湖口岸外广场开市。
据悉,“非遗文化市集”活动为期3天,旨在打造“看得见、尝得到、摸得着、带得走”的非遗新潮市集,以非遗技艺传承与现代互动交融的形式,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让更多人体验传统技艺中的文化之美,成为“非遗”的参与者、见证者、推广者,助力“非遗”的传承和发展。
市集现场,20余个摊位并列排开,只见漆笔水墨跃纸上,晕染出山川水影别样风韵;镂金作胜指尖舞,剪出世间万物多彩灵动……非遗漆扇、剪纸、钩织、缠花、美食等精美的传统工艺品、别致的国潮好物、充满创意的文创产品纷纷亮相。罗湖区非遗传承人、手工艺人、设计师和美食家齐聚一堂,共同打造了一个集展览、展演、沙龙等于一体的非遗嘉年华。
罗湖边检站文创摊位上,不仅有该站与非遗传承人的合作作品,还有移民管理警察原创漫画作品和卡通IP的系列周边,吸引了大批市民游客拍照打卡。同时,该站还通过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有奖竞答等方式解答市民游客关注的出入境热点问题、宣传解读国家移民管理局便利外籍人员来华措施和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反诈等普法宣传。
“一出口岸就被吸引过来了,尤其是糖画和手绘脸谱,小孩特别喜欢,他现在手上拿着糖画就是他自己做的,这种活动太有意义了。”“这些配饰设计太精美了,带几个回去搭配旗袍。”为了让非遗文化更加贴近人心,市集很多摊位都设有互动体验区。参与者们仿佛穿越了时空,亲手触摸到了历史的脉搏,纷纷表示,这次非遗市集让他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这次市集让我感受到了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来自印度的妮妮女士拿着购买的中国结感慨地说,“我和家人第一次来深圳很意外还能欣赏这些非遗作品,虽然我们的语言不同,但我们都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美丽和深度感到震撼。”
非遗市集从传统手艺的跨界新生到非遗产品的挑选热购,多维度展示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发展成果,以及包容、创新、多元的深圳特区气质,让市民游客可以更直观地体验和感受到非遗文化守正创新、继古开今的时代风貌。
罗湖口岸是联接深港、通向世界的重要枢纽,此次非遗市集的举办不仅为口岸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更让深港两地感受到粤港澳大湾区共融共通的繁华景象。
编辑 李斌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