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促发展,河套月月焕新

深圳特区报记者 华智超
2024-06-28 07:22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河套一月一个样、月月展新颜。

河套国际产业中试集聚区10家中试平台集中授牌;河套“1+6”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正式集结完毕;河套深圳园区首批建设项目“河套壹号”顺利封顶……关于河套发展建设的一个个好消息不断传来。

去年8月,《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河套规划》)正式印发。今年是落实《河套规划》的开局之年,春节前,深圳市委专门成立了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署,全力以赴推动《河套规划》落地见效。在河套这片沃土上,深港协同创新蹄疾步稳、不断向前,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河套一月一个样、月月展新颜。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红声 摄

高端科创资源从“零的突破”到“集聚发展”

6月2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主任薛其坤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量子科学中心2022年8月在河套深圳园区揭牌成立,由粤港澳三地的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等15家单位联合共建,围绕量子科技前沿问题及核心关键领域开展粤港澳三地联合攻关。

前不久,来自河套的深圳量旋科技有限公司成为全国首家向海外成功交付超导量子芯片的企业。量旋科技创始人兼CEO项金根表示,量子计算正向人们关心的“实用化”阶段迈进,公司产品已相继出口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销售收入占比过半。

像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量子科学中心、量旋科技这样的高端科创资源,正在加速向河套集聚。《河套规划》明确河套深圳园区的三大发展定位——深港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先导区、国际先进科技创新规则试验区、粤港澳大湾区中试转化集聚区。据统计,河套深圳园区目前已汇聚160多个高端科研项目和13名海内外院士专家、1.5万名科研人才,包括国家药监局药品、医疗器械审评检查“双中心”;鹏城、合肥、广州3大实验室的分支机构;香港5所世界百强高校项目10个;中国一汽、招商局等5个央企研发中心;苹果应用研究实验室、西门子深圳能源创新中心等6个世界500强外资研发中心;世界无线局域网应用发展联盟、国际星闪无线短距通信联盟等“1+6”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高端科创资源快速形成从“零的突破”到“集聚发展”的良好局面。

“硬联通”“软联通”能通则通能快则快

6月26日,“2024年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开幕,河套“1+6”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首次以“河套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聚集区”名义正式集体亮相。该聚集区是目前国内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国际性产业标准组织集聚区。

这正是落实《河套规划》的最好佐证。翻开规划,“支持创新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管理制度”,相关组织在“申请成立登记时,取消业务主管单位前置审批,简化注册流程,缩短注册时间”等政策如今已经落地见效。全球固定网络创新联盟(NIDA)秘书长邓一鸥表示,“从正式筹备到落地只用了一年时间,对于一个全新起步的国际联盟组织来说,这个效率是很难想象的。”

“河套合作区具有‘一国两制’下‘一区两园’的跨境、跨制度、国际化的特殊制度通道优势,有利于率先引进国际先进规则进行压力测试。”河套发展署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加速推动国际规则衔接、机制对接“软联通”上,河套聚焦《河套规划》明确的改革方向,趁热打铁、大胆创新,有力促进了科研人员、物资、资金等创新要素跨境便捷高效流动。

如今,税收改革方面,河套企税、个税“双15%”优惠政策已落地实施。科研创新管理机制方面,首批4家机构和企业“揭榜挂帅”,第二批选题征集面向全球发布。资金跨境流动方面,“科汇通”试点已在河套合作区全面展开,进一步便利园区科研机构外汇登记、汇款、变更、注销等业务;大湾区首个以科创企业知识产权为金融标的深港跨境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完成,给人才创新成果赋予金融属性,为人才密集型企业“知识变现”探索出有效途径。数据流通方面,河套开展了全国首个数据跨境交易试点,入选“中国改革2023年度县域改革案例”、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典型案例,截至2024年5月,深圳数据交易所共成交场内跨境数据交易63笔,累计交易金额1.45亿元。

打造超级中试集聚区

6月11日,在河套深圳园区,10家中试平台同时揭牌,聚力打造超级中试集聚区。这10家中试平台,不仅包括智能化自动化药物发现、具身智能机器人、化合物光芯片、智慧医疗机器人概念验证这4家已建成的中试平台,还包括高频大功率模组三维封装、新型光电材料与成像器件、电子光学仪器、人工智能终端测试、智能工程生物、集成电路检测技术与装备等6家拟筹建中试平台。

这10家中试平台一端连着创新,一端连着产业,将为大湾区建设持续提供创新成果落地服务。中关村硬创空间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中试产业服务集团,该公司已经着手在河套布局人工智能终端测试中试平台。

《河套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实现从研发到工程化的中试转化,打造国际一流中试转化服务平台。河套发展署相关负责人表示,河套发展署正在加快推进“四个一”行动计划,即:一个支持政策:出台中试平台支持政策,对中试平台组建运营提供全过程支持;一个中试产业园:依托已筹建产业园区,适当集中布局一批中试转化开放共享服务平台;一支中试转化基金:探索设立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中试引导基金,助力中试平台可持续发展;一个运营服务团队:组建专业运营服务团队,提供国际化一流的中试转化服务,推动科研成果从高校走进企业、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大幅度提高跨越“死亡之谷”的概率。

编辑 秦天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华智超)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