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雷达|新三板交大铁发北交所IPO已被受理!客户高度集中在铁路国企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陈琳琳
2024-06-27 11:48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

中国商事主体第一端

摘要

IPO雷达|新三板交大铁发北交所IPO已被受理!客户高度集中在铁路国企

6月26日,北京证券交易所网站公开发行并上市进程显示,新三板挂牌公司四川西南交大铁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交大铁发”或“公司”)IPO已获北交所受理。

▲北交所网站截图

公司于2023年8月17日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四川监管局提交了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辅导备案材料,辅导机构为国投证券。

交大铁发成立于2005年11月07日,现任总经理赵平,主营业务为轨道交通智能产品及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提供轨道交通专业技术服务。公司曾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客户集中在铁路相关大型国有企业

销售收入具有季节性、应收账款规模较大

由于公司产品和服务主要应用于新建及改造的铁路或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而通常铁路新建或改造工程项目的主要实施主体为国铁集团、中国铁建、中国中铁等与铁路相关的大型国有集团的下属企业,因此公司的主要客户为上述集团的所属企业。2021年度、2022年度和2023年度,公司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0.75%、93.36%和87.96%,客户集中度较高。若公司主要客户流失或主要客户因自身经营及资质等方面产生不利变化导致其需求大幅减少,将对公司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同时,公司司主要产品和服务以政府投资为主导,公司的业务主要面向国有企业。国有企业采购及投资通常遵照年度预算决策机制,其项目开发计划、预算安排、招投标及商务谈判、项目实施及验收、款项支付通常具有一定的季节性特征。一般而言,客户通常于每年上半年制定相应的采购计划,经过方案审查、立项批复、请购申请、招投标、合同签订等程序后进行采购,整体采购流程较长,且项目一般于年底前验收,故公司的销售主要集中在下半年特别是第四季度。因此,公司收入确认具有一定的季节性特征。2021年度至2023年度,公司第四季度确认的主营业务收入金额分别为10,451.48万元、12,061.80万元和 12,099.63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52.54%、52.35%和44.96%。

同时,因公司收入存在季节性特征且集中在第四季度,导致每年年末应收账款金额较大。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应收账款金额可能进一步增加,若下游客户出现资信状况恶化、现金流紧张等情形,将增加公司应收账款无法按期收回的风险,进而对公司的经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2021年度至2023年度,公司应收账款分别为15,043.45万元、19,159.48万元和23,056.14万元,占资产总额的比重分别为48.43%、48.43%和51.72%。

业绩稳步增长 铁路轨道行业市场规模扩增

6月26日,交大铁发IPO受理的同一天,交大铁发发布2023年年报业绩报告。

2021年度至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4亿元、2.35亿元、2.73亿元,同比增长16.12%、15.26%,净利润2939.09万元、3379.87万元、4765.59万元,同比增长41.00%、15.00%,基本每股收益为0.53元、0.61元、0.84元。

行业消息方面,国务院于2021年发布了《”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大规模推进铁路线路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工程。2021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489亿元,投产新线4,208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168公里。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到4万公里。

根据《“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十四五”期间我国铁路运营里程将从2020年的14.6万公里发展为2025年的16.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将从2020年的3.8万公里发展为2025年的5万公里,我国铁路行业仍将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化技术的应用与应用场景的建设逐步成为全球轨道交通行业技术进步和相关服务业态发展的必然趋势。轨道交通装备是我国在高端制造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规模不断扩增。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4年我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市场规模将达万亿元。

(作者: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陈琳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