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通道建成通车在即,深中一体化进程不断加速。当下,中山市正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的营商环境,拥抱着“黄金内湾”的无限机遇。近日,中山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下称中山市政数局)局长赵湘在中山部门“一把手”访谈中表示,中山市政数局深入贯彻中山市深中一体化工作要求,全方位开展深圳经验学习提升,主动与深圳沟通对接,以深中政务服务一体化、同城化书写珠江口东西两岸高质量发展的服务篇章。
自2022年起,中山市全面学习深圳营商环境改革经验。赵湘介绍,中山市政数局持续开展政务服务专项提升行动,推动全市政务办事标准和服务质效与深圳接轨。学习深圳“一网通办”“秒报秒批一体化”等服务举措,实现全流程网办事项占比达87%,“零跑动”事项占比达95%,超100个事项实现“智能审批”,可“免证办”事项超1300项,推出“一件事”服务超1000项,惠企政策实现“即申即享”。学习深圳综合窗口、“民意速办”等改革经验,市镇两级政务服务中心设置标准化综合办事窗口,全面推行首问负责、一次告知、限时办结、容缺受理、承诺制审批、信用审批等服务机制。在企业开办、工程建设、不动产及公共服务等多领域推动营商环境取得突破,诸如建设企业开办“一网通办”“一照通行”中山专区,实现企业设立登记、印章刻制等及37个经营许可事项实现“证照联办”,推行企业水电气网“一站式”联办改革、二手房过户与水电气网一次申请,联合办理等多项服务企业的便利措施。
与此同时,中山方面主动与深圳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对接,依托广东政务服务网建设“深中融合专区”,实现633项政务服务“深中通办”,涵盖户政、出入境、人社、税务、商事登记等面广、量大的业务领域,将中山市服务平台“中易办”城际融合服务专区整体进驻“i深圳”APP,为深圳市民提供中山政策导航、招商引资、文化旅游、政务办事、新闻资讯等服务。此外,与深圳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互设深中服务专区,推动两地市场企业群众诉求提交、分办、解决和监督全流程高效办理。
当前,随着深中两地企业联系更加紧密,企业迁移也会成为新现象新问题。对此,赵湘表示,目前,中山已开展注销业务“一网通办”,依托广东省政务服务网“企业注销网上服务专区”,通过统一规范社保、商务、市场监管、税务、海关等相关单位的注销流程、条件、时限以及材料规范,实现企业办理多个部门注销业务“一网通办”。近三年中山市办理的股东为深圳自然人或者企业的注销业务564笔,平均办理时长4.03小时。而在企业关心的税收方面,中山税务部门通过“线上办理、线下兜底”的方式,结合税务管家等靠前服务,实现两地涉税业务协同联动、无感漫游。值得一提的是,中山还成立了“香山税悦”税务工作室,主动对接、服务高层次人才以及深中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通过“专属服务热线”“专属办税通道”“税惠e码通”“税企座谈会”等专属服务渠道,为人才和企业提供综合性解决方案和一站式联通服务。
6月21日,深中中山两地住房公积金中心签署融合发展合作协议,深中住房公积金互认互通、一体化融合发展进入新阶段。赵湘介绍,目前,深中两地公积金中心已实现缴存、提取等19项业务“深中通办”。在企业服务方面,深圳企业或深圳企业中山分公司在中山办理住房公积金开户业务,或办理深中两地公积金账户批量转移的,可通过服务热线12345预约,市公积金中心安排专人服务。在市公积金中心各办事处及驻市行政服务中心窗口设立“深中办事专窗”,向办理涉深公积金业务的职工提供优先办理的绿色通道服务。
据悉,中山市政数局接下来将立足深中两地服务通的基础上,加快平台互联、数据互通,以数字赋能深中两地高质量发展。赵湘表示,在更大范围推动两地“深中通办”,年内新增100项政务服务“深中通办”,积极推动“i深圳”APP进驻至“中易办”平台,加快推动中山企业电子印章平台与深圳平台互联互签,逐步扩大企业电子印章在商业场景应用;在两地智慧城市互联共建方面,加快与深圳物联网、视频资源等共性支撑能力对接,推动两地社会治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探索在翠亨新区复用深圳BIM/CIM平台,推动深中产业园数字化共建共用,加快数字孪生城市建设;此外,与深圳数据交易所持续深化合作,依托数据要素服务工作站,推动更多中山数据产品在深圳数据交易所上架,主动引入深圳数商参与中山数据要素市场化工作,为数据要素集聚发展提供“深中方案”。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