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全国土地日”宣传活动在全市范围展开,推动全民参与“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落实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新时代要求。
孩子们参加互动游戏,绘制“未来深圳”。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忠 摄
当天,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内,观众纷至沓来。由自然资源部统一部署、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主办的“美丽中国 规划先行——全国国土空间规划改革成就展”全国联展深圳站开幕。展览以“源起”“奋进”“展望”“争流”四个篇章,勾勒出全国国土空间规划改革发展的壮丽画卷。在“争流”篇章中,广东省和深圳市以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目光。五大板块——“先行示范 擘画新时期蓝图,湾区引擎 助推高质量发展,陆海统筹 谋划可持续格局,绿美深圳 促进高水平保护,宜居家园 营造高品质生活”,以详实的数据、生动的案例,展示了深圳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探索与实践。展厅中,一帧帧老照片和建筑模型,让观众仿佛穿越时光隧道,感受到深圳从规划蓝图到美好现实的蝶变,从“梦想之城”向“未来之城”的奋进。展览将持续到2024年12月。
数版城市规划引领福田中心区蝶变。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忠 摄
40年前的罗湖区蔡屋围和在建的地王大厦。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忠 摄
“山海连城 绿美深圳”让参观市民充满期待。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忠 摄
土地资源是发展之基、民生之本,节约集约用地是保障高质量发展的大战略。龙华管理局组织的“数字龙华·都市核心”网络云直播活动,在线开启精品建筑艺术的探索之旅,透过玛丝菲尔大厦、深圳市美术馆新馆、深圳第二图书馆、简上体育综合体等的独特几何美学和天际线之魅,一座座建筑精品生动诠释了“宝地宝用、节约集约”理念。
位于龙华区的深圳美术馆(新馆)诠释了“宝地宝用、节约集约”理念。深圳特区报记者 胡蕾 摄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光明作为深圳市唯一的“田长制”建设先行区,承担了全市近乎半数的耕地与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光明管理局在虹桥公园举办的“稻·梦·空间”公众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市民们通过参与耕地保护知识问答、飞镖投掷等互动游戏,在欢笑中加深了对耕地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坪山管理局组织的巡田护耕活动同样引人注目。30名市民在绿梓大道沿线、盘古石、吓田等地巡田护耕,学习农作物知识,用脚步丈量坪山,用实际行动守护耕地红线。
编辑 温静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