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逛超市的时候,一眼就看见货架上摆放得整整齐齐的几排腐乳、橄榄菜、贡菜等,都是潮州常见的小菜,心中忽生亲近之意。记忆中的片段一幕幕展开,还记得小时候的早晨,我喝着粥,吃着外婆腌制的小菜,那爽口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
潮州人爱喝粥,用来配着白粥吃的小菜种类繁多,常见的有黑豆腐红豆腐、贡菜酸菜、油橄榄黑橄榄等。一般味道比较重,甜口咸口都有,和没什么味道的白粥简直是绝配。早上喝上一碗粥,热气腾腾,肚子里满是温暖的感觉,整个人元气十足。这些小菜价格便宜,上不得台面,却是许多潮州人心中有关家乡的回忆。因为腌制过的东西能长久保存,所以潮州人离家时也不忘带一些,这样即使是在他乡也能品尝到故乡的味道。
潮州老人大多善于腌制这些小菜,手艺都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而我尤爱外婆熬的黑橄榄。熬黑橄榄需去核,外婆有个去核的小妙招,就是将买来的黑橄榄用热水烫过,装入袋子里,用小锤子锤一遍。这样黑橄榄就会自动分成不规则的两三瓣,肉与核分离,接着把核挑出来就可以了,能省下不少工夫。不过这种方法只适合于自家制作,要送人或是售卖还需要手工把黑橄榄划成两瓣再取核,这样熬成的黑橄榄才会大小均匀,显得美观。
南姜、酱油、蒜头的加入才能使熬成的黑橄榄拥有厚重、多层次的滋味。火候更是黑橄榄熬制的灵魂,小火慢熬需要耐心,若操之过急,要么不熟,要么粘锅。终于,时间和炙热的温度融合了所有材料,让这道油光发亮的小菜成为一个整体。放置冷却后装入玻璃瓶,一瓶外婆牌的黑橄榄就新鲜出炉了。
我是一直对黑橄榄有所偏爱的,但外婆的手灵巧,不仅是黑橄榄,其他小菜她也能手到擒来。贡菜是潮州人餐桌上最常见的配菜,外婆取用新鲜的芥菜洗净、晒干,加入一定比例的盐和糖,不断揉搓挤出水分,然后装入瓶中腌制,大约一个月即可食用。菜脯的原料则是萝卜干,越老的菜脯越有味道,有时候在汤中加几片,具有提鲜的作用。
外婆子孙不少,仅儿女就有五个,所以她家的窗台总晒着芥菜、萝卜干等,只为满足各个家庭的口味爱好,方方面面都能照顾妥帖。哪家爱吃什么她都能记得清清楚楚,甜一点或咸一点她心中自有把握。有时候看她忙上忙下,都不忍告诉她现在超市里什么都有,酸的、甜的、咸的、辣的,只有有钱,什么口味都能满足。不过想来外婆也不会在意,在她眼里,只有自己熬的小菜才是最正宗的,也只有自己腌制的小菜才最合子女的胃口。
也是在外婆过世之后我才明白这些心意的可贵。她还在世的时候,这些东西时时都有,仿佛取之不竭;她走了,我才知道没有谁会在原地一直为你熬制一瓶小菜,哪怕你长大了、离开了,她也未曾熄灭温暖的炉火。时代的齿轮总是向前转动,我们这一代人已经少有人能精通这些手艺。作为旅游城市,潮州的饮食业蓬勃发展,街边小摊、平价排档、高档酒家数不胜数。但我还是喜欢那普普通通的一碟小菜,可我买遍了超市货架上的各个品牌,也再难寻当时的味道。
有时候食物不仅是充饥的需要,更是心灵的寄托,那个曾经为你做饭的人,可能才是你苦苦追寻的身影。酸甜苦辣,各种滋味拼凑成记忆的长桥,从时光这头到岁月那头,仅仅用一碟小菜就能敲开我的心门。那堆空着的玻璃瓶就是见证,装满了思念的空气,落满了追忆的尘埃。
小菜情浓。小菜虽小,却足以征服味蕾;情意虽浓,也再不复曾经的岁月。我愿在窗台晒满芥菜,可能会有怀旧的风带走它们的水气,遥遥寄予万里……
编辑 郑艳艳 审校 郭建华 二审 刁瑜文 三审 张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