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东莞东》开启全国巡演,以城之名致敬城市建设者

深圳特区报记者 申卫峰 通讯员 莞宣 文/图
2024-06-25 11:36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2亿分之一的代表,欢迎你们回到东莞!”

6月23日晚,10多位从全国各地奔赴而来的特殊“客人”,在东莞玉兰大剧院参与了一场温情满满的特别活动。说是“客人”,不如说他们是“游子”、是“归人”。他们是东莞曾经的建设者和在莞建设者代表,前来参加“寻找2亿分之一——《东莞东》邀您故地重游”活动。

见面会上,东莞市领导与代表们握手致意,问候他们的生活情况,耐心倾听他们与东莞共成长的往事。

“东莞没有忘记这些前辈,没有忘记当年的耕作者”。改革开放以来,东莞从一个传统农业县快速发展成为国际制造名城,离不开千千万万创业者、打工者的奋力拼搏。“寻找2亿分之一,《东莞东》邀您故地重游”活动的举办,就是为了邀请他们重回东莞走一走、看一看,亲身感受东莞的巨大变化。

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46年来,超过2亿人到过东莞工作。“东莞东”火车站,是他们南下打拼的第一站。他们怀揣梦想,在东莞收获事业、收获爱情、收获成长,同时也以建设者的身份,见证这座城市的繁荣发展。从东江入海的泥泞之地,到GDP破万亿、人口过千万的“双万”之城,东莞凝聚着所有建设者的汗水和情感。

东莞以城之名,精心打造莞产音乐剧《东莞东》,致敬改革开放的奋斗者;以城之名,在全网策划开展“寻找2亿分之一 ——《东莞东》邀您故地重游”活动,邀请曾经在东莞工作、生活过的2亿人回“家”看看、共叙情谊。

本次受邀回来的代表有50后、60后、70后,也有80后、90后、00后。他们当中,有东莞纪实文学作品《一座城和一群人》的作者和主人公,有亲历太平手袋厂发展历程的领队队长,有心怀感恩传递爱心的产业工人,有参加“百校千人”实习计划的著名学府研究生,有将东莞理念和价值追求传播到外省外市的创业人士,有扎根东莞继续为城市发展贡献力量的行业代表。

60后代表吴向东在见面会上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他在东莞工作生活了28年,亲眼见证了东莞从一个小县城发展成为一座“双万”城市,并与妻子创作了纪实文学《一座城和一群人》。他感受更深的是,很多人在东莞学到了一生的立命之本,同时他们也让原生的家乡有了初步的现代工业文明观念。他认为,东莞这座城市更像是一所制造业的黄埔军校,前瞻性地为中国城市化进程做了人力、技术和观念上的准备。

6月23日晚,火车的鸣笛声在舞台上响起,音乐剧《东莞东》唱响主题曲《人潮人海》,述说关于东莞的青春奋斗故事,46年、2亿人在东莞挥洒汗水的更多瞬间在此刻得以具象化和艺术化的呈现。“2亿分之一”的代表们一同观看演出,并上台分享观后感受和心情。

重回东莞,钟吉梅的心情一直很激动,看演出时再次流下热泪。她说:“《东莞东》音乐剧非常棒!仿佛重现了我们当年的生活,在主角身上就像看到当年的自己一样。虽然我现在已经回到老家生活,但是在东莞获得的成长、留下的回忆一直陪伴着我。”

拥有百万粉丝的炒粉姐唐应来自湖北,扎根东莞22年了。她在台上分享,与音乐剧中的角色一样,十几岁来到东莞,做过不同的工作,最终找到了创业方向。“东莞对夜市经济的包容,守护了城市的烟火气,也守住了我的创业心。”。唐应坚信,东莞不会辜负每一个认真生活、努力奋斗的人。

“感谢东莞这座包容有爱的城市和可爱的人,牵引我在人生奋斗路上勇往直前”,“看着东莞大街华灯璀璨、车水马龙、高楼迭起,我真心为东莞感到骄傲”……活动结束后,“2亿分之一”的代表们纷纷写下了属于自己的“东莞重游记”,字里行间无不是对东莞的眷恋。

编辑 秦天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杨渝嘉 三审 张雪松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申卫峰 通讯员 莞宣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