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于能再次说话了!” 深圳二院多学科专家成功为复杂食管瘘患者解决难题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莉琼 通讯员 宋意 黄广涛 王泽芳 文/图
2024-06-25 10:54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近日,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与脊柱外科、消化内科、影像科、胸外科通过密切合作,成功为多年来饱受食管瘘折磨的患者杨伯伯(化名)解决难题,帮助患者修复了窦道和瘘口,让杨伯伯成功告别了气管切开套管,开口说话,重获新生。

消化内科术中指导窦道探查

时间追溯到5年前,2019年2月,一场车祸使这名军人脊髓损伤致高位截瘫,在当地接受了颈椎手术。在康复的过程中,2022年3月患者不幸出现了食管瘘,并导致肺部重度感染。尽管前后接受了3次食管瘘修补术,但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有效解决,还出现了颈部皮肤脓肿,形成了窦道。多年来,杨伯伯辗转于多家医院,寻求治疗,但病情始终未能取得明显好转,高烧成为常态,且只能依赖鼻胃管进食。2024年年初,因为肺部感染加重,还接受了气管切开术,杨伯伯无法正常说话,长期的病痛折磨让他对未来感到无比的迷茫和心灰意冷,渐渐失去了生活的希望。

据文献报道,食道瘘是一种罕见但具有潜在致命风险的颈椎前路手术并发症,其发生率约为0.04%~0.25%,后果较为严重,可能导致伤口感染、骨髓炎、纵隔感染、椎管内感染甚至死亡。

正值四处求医无门之时,他的家人打听到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在各种复杂伤口及创面修复治疗等方面技术高超,杨伯伯和家人再次燃起希望,紧急联系转到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接受治疗。

入院后,烧伤整形科主任吴军和范锟铻组织了全科医护人员对杨伯伯的病情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评估和讨论,制定初步的诊疗方案,并联合脊柱外科、消化内科、影像科、胸外科专家进一步完善体格检查和影像检查,精准查找病灶,制定手术方案,旨在最大程度确保治疗效果。

烧伤整形科治疗小组与患者合影

5月24日,经过周密的术前评估,在消化内科、脊柱外科和胸外科专家的指导和配合下,杨伯伯成功接受了“颈部窦道清创+食道瘘修补+颈横动脉带蒂复合组织瓣转移修补术”。术后生命体征平稳,持续肠内营养,伤口逐渐愈合,并于5月29日拔除了已经跟随患者5个多月的气管切开套管,重新开口说话,那一刻,患者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6月,经胃镜下检查,患者食管瘘恢复良好,让杨伯伯重获了对生活的信心,更为其未来生活注入了无尽的希望与美好憧憬。在杨伯伯出院之际,为表达对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和多学科医护团队的深切感激之情,他委托家人亲笔撰写了一封感谢信,以诚挚的文字表达了对二院专业、细致、周到的医疗服务的由衷谢意。


编辑 秦天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杨渝嘉 三审 张雪松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莉琼 通讯员 宋意 黄广涛 王泽芳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