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战14小时,广州中山一院成功为一名73岁患者切除下腔静脉肉瘤

深圳特区报记者 严俊伟 通讯员 章智琦
2024-06-25 09:39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近日,广州中山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联合多学科团队成功为一名73岁的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患者实施手术。根据公开文献检索,这是目前全球报道中年纪最大的一位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患者,也是中山一院多学科团队成功开展的第四例同类手术。

据介绍,下腔静脉肉瘤是一种极为罕见的恶性肿瘤,根治性手术切除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对于累及到肝后下腔静脉的肿瘤,手术切除难度极大。截至目前,全世界仅有八例成功手术报道。

冯女士(化名)今年73岁,她在1年前出现了间歇性腹痛和腰痛,但当时并未予以重视。近期,她的症状逐渐加重,并出现了双下肢水肿,在当地医院检查后发现腹部深处有一个巨大的肿瘤,生长在血管周围,病理活检提示为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

因肿瘤体积巨大,且累及腹部大血管和重要脏器,手术难度极大、风险极高,患者辗转多家医院,最终了解到中山一院多学科团队曾经成功完成过3例同类手术,于是慕名来到中山一院就诊。

血管外科主任医师王冕接诊后,立即安排患者进行了各项检查。检查结果表明肿瘤巨大,从肾静脉开口远端的下腔静脉生长进入至右心房内,肿瘤长度约20cm,直径约8cm,已侵犯周围重要的脏器和血管。

面对如此复杂的情况,血管外科主任常光其和王冕立即组织血管外科、胃肠外科、器官移植中心、心脏外科、麻醉科、体外循环科、重症医学科、输血科及医学影像科等相关科室专家进行多学科会诊。

多学科专家进行会诊

专家们讨论后一致认为,患者的肿瘤由肾下的下腔静脉生长进入右心房,肝脏完全遮挡在肿瘤的前方,如要根治性切除肿瘤,需要先将肝脏整体搬运到体外,才有机会将肿瘤完整切除。

但此例患者已经73岁高龄,并且病变非常复杂,手术的难度和风险很大,如此复杂的病例,世界上还未见有成功手术的报道。医院医务处组织相关科室及专家仔细评估了手术的风险,并与患者进行了充分的沟通。

为保障患者能平稳地完成手术,顺利地度过术后恢复期,常光其和王冕积极与手术麻醉中心、输血科、重症医学科等科室沟通,并制定了各种突发情况的应对方案,力求将患者的风险降到最低。

专家团队在手术中

经过14个小时的奋战,多学科手术团队最终成功将肿瘤完整切除,并保留了各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术前(左)、术后(右)对比图,肿瘤被完全切除

在重症医学科的精心呵护下,冯女士术后第二天即脱离呼吸机拔出气管插管。经过康复,冯女士已达到出院标准。术后复查CT未见肿瘤残留,患者下腔静脉血流恢复通畅,已于日前顺利出院。

患者出院时为专家团队送来锦旗

(通讯员供图)

编辑 秦天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杨渝嘉 三审 张雪松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严俊伟 通讯员 章智琦)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