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海拔最高非遗博物馆正式开放,由深圳企业代建

2024-06-24 09:53
摘要

据深圳万科西藏非遗博物馆项目经理王回利介绍,为更好地表现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该馆的设计以藏地特有的空间概念——“天路”为原点

近日,位于西藏拉萨的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正式开馆。该馆海拔3750米,北望拉萨老城,三面环山,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非遗博物馆,建筑面积约8000 平方米,集非遗展示、收藏、研究、教育、体验、互动等功能于一体。该馆是深圳支援西藏自治区的重点项目,由深圳市政府与万科集团出资,并由万科代建,已成为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

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分19个展区展出了藏医药、唐卡、藏纸、藏香、藏戏等3项人类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37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51项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91项适合博物馆语境静态展出的非遗项目。

据深圳万科西藏非遗博物馆项目经理王回利介绍,为更好地表现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该馆的设计以藏地特有的空间概念——“天路”为原点:进入博物馆、园林的路径,既是体验自然环境的天路,又是感受建筑空间、遗产宝藏、民族文化的人路,更是通过转折攀升、明暗交替的空间体验,最终达至澄澈空灵之境、对望布达拉宫的心路。

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

2016年9月,项目如期动工,2017年8月,完成结构封顶,2018年6月,项目建设完成并移交拉萨市政府,此建设工期在西藏雪域高原创造了新纪录。而这背后,是一群外地建设者克服重重困难、迎难而上、共同奋斗的结果。项目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地震带,空气稀薄干燥,极端对流天气频繁,日气温差最大可达30℃。外地人员的高原反应强烈,许多建筑材料需要外运,对项目的建设带来巨大挑战。

据了解,万科组织内部最强的设计团队与建造团队,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以“老西藏精神”投入援藏工作。项目部从全国多个城市调集钢结构、铝板、石材、钢筋、装修材料,从重庆定制约567吨钢结构,以满足项目结构施工需求。工程团队细心钻研工程技术,在项目上实现了西藏首个高大乔木的全冠种植技术的实施落地和高海拔劲性混凝土施工,后者帮助确保主场馆达到8级抗震设防。通过对西藏历史名城、传统村落和古建筑工艺的深入研究,在传承玛尼石墙、藏式石墙砌筑工艺基础上,工程团队还创新式地研究出现代化、可持续的仿藏式石材工艺。

博物馆施工现场(项目建造过程中拍摄)

在项目的建造实施过程中,项目的管理动作和标准始终以深圳为根进行尝试和开展,让“策划先行、样板引路、市政先行、天网行动、新技术研究和安全文明标准化”等管理动作进驻西藏项目工地,获得西藏建设主管部门的认可,多次对项目工程管理过程组织考察。万科的专业能力、管理理念和“深圳质量、深圳速度”最终也赢得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除了西藏拉萨,万科的EPC&代建业务还进驻了深圳、东莞、广州、佛山、汕尾、潮州、南宁、珠海、三亚、厦门、福州、泉州、四川广安等多个城市,累计获取EPC&代建项目257 个,累计管理面积3384.62万平米,主要聚焦保障房、产业办公、教育、医疗养老、文体、市政园林、综合整治、物流八大品类。在汕尾,万科作为EPC(工程总承包)负责方,数千名名建设者克服台风、高温、暴雨等不利影响,经过400多个日夜奋战,完成约15万平方米的启动区建设 ,使千亩鱼塘“变”校园,缔造了项目建设“新汕尾速度”。

有从业者表示,目前来看,代建是房企适应市场需求,转型的方向之一。房企通过自身品牌、产品、成本、融资、管理、团队等方面成熟的经验,为需求方提供项目定位、规划设计、工程管理、成本管理、招投标管理、营销管理、品牌管理、交付管理等开发全过程服务来获取相应的回报。在房地产新的发展阶段,这种方式能够帮助房企构建新的发展能力和模式。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刘立波 二审 张畅 三审 朱海燕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