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22日,广东歌舞剧院全新力作、原创舞剧《人在花间住》作为2024深圳文博会艺术季演出作品,亮相深圳大剧院。
“鹏城”上演“花城”故事,抒写花与梦,礼赞爱与美。
作为今年4月广州首演后的第二站,深圳站热度不减。不少观众表示看得“热泪盈眶”,与剧中角色深深共情。有看完广州首演又前来深圳二刷的观众:“从广州专程赶来深圳,还想多看一次。” 即将在深圳保利剧院演出的江苏大剧院舞剧《红楼梦》剧组的演员们也前来观演。
演出结束后,主演多次冲台谢幕,观众席掌声雷动。现场气氛温馨而热烈,周末的鹏城因艺术而更加迷人、可爱。
华丽阵容!创新之火如花绽放
舞剧《人在花间住》主创阵容华丽:由广东歌舞剧院院长熊健作为总策划和出品人,邀请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担任艺术顾问,广东省艺术研究所一级编剧、文艺评论家陈建忠担任文学顾问;特邀国家一级编导、中央芭蕾舞团首席编导费波担任总导演,南京大学文学院青年教师、艺术学博士温方伊担任编剧。
作品还汇集了国内舞台各领域的优秀艺术家:作曲秦洪宇;舞美设计秦立运;灯光设计任冬生;服装设计李昆;造型设计贾雷;影像设计杨骞工作室;执行编导张镇新、王乐、孙然、王雪松等。同时还有实力强劲的主演班底:青年舞蹈家黄琛迪,广东歌舞剧院优秀舞者张越、向卓楠、徐艺杰、武林岩等。
在6月20日晚举办的《人在花间住》主创见面会上,编剧温方伊分享说,该剧创作前后历时一年多,过程历经千帆、峰回路转。温方伊因爆款话剧《蒋公的面子》而“一战成名”。“我从来没写过舞剧,我也非常奇怪为什么导演会找我来写舞剧。” 温方伊说。在创作过程中,温方伊与导演费波反复“拉锯”,终于确定了“母子情”主题。“广州是花城,希望这部剧串联起人、花、城三者之间的情感互动、生命共融。”导演费波说。
以花抒情!以舞延续岭南文化记忆
《人在花间住》的故事发生在广州标志性的骑楼下,一间平凡的花店里。母亲饱受阿尔茨海默症的困扰,而当疾病渐渐夺去她的记忆和感知时,幻觉中的鲜花就是一束指引前路的光,带着她找到曾经充盈着爱与幸福的过往,走回亲人的身旁。
全剧在“现实”与“幻境”中来回穿插。在“幻境”中,身患阿尔茨海默症母亲先后进入了“白民国”“鲛人国”“疍家女”等幻境。舞蹈演员们用令人惊叹的控制力,编织出曼妙的群舞,将观众带入“母亲”的“脑洞世界”。记忆断断续续的妈妈、伤痛的儿子……青年舞者张越、黄琛迪用肢体语言呈现出的“母与子”之间的情感拉扯,令人忍不住泪湿。而母亲经营的这家花店,鲜花不仅书写母子的细腻心语,更暗含着“花城”广州的文化气质与烟火记忆。
2014年,广东歌舞剧院打造的舞剧《沙湾往事》掀起热潮,展现了岭南深厚的历史底蕴与地域特色,成为岭南文化名片。而今年这部全新舞剧《人在花间住》以广州“花城”的背景作为切入点,关联起“花”的故事。从广东音乐到“花城”的人间烟火,广东歌舞剧院不断挖掘岭南独特魅力,延续岭南记忆。
再续花缘!落笔细微处诠释母子情
在深圳站演出的主创主演见面会上,总导演费波、编剧温方伊、作曲秦洪宇、服装设计李昆等主创,以及黄琛迪、张越、徐艺杰三位主演悉数到场,再度与观众重温、分享“花”背后的创作心路。“在观众的表演请求下,主演黄琛迪、张越更是一秒入戏,现场演绎“母子情深”舞段。细腻投入的演技,感染了在场的观众,舞毕,掌声雷动。
“我们并非想要讲述一些高大深远的东西,或者传递什么高屋建瓴的意象。”导演费波表示,“这是一个可以归类为人之常情的故事,母子之间的争执、争执之后的和解可能是在每个家庭都会发生的事情,唯有最朴实的感情才能打动人心。”
舞剧《人在花间住》自2024年4月于广州首演后,受到观众肯定。趁着高涨的巡演呼声,广东歌舞剧院将把舞剧《人在花间住》作为主推好剧,今年首轮巡演计划以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为主要演出地,积极开展巡演,让“花”的故事走进更多观众的心中。
接下来,7月13日-14日,舞剧《人在花间住》将在佛山大剧院火热开演。
(图片由演出方提供)
编辑 温静 审读 匡彧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张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