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8所公立大学——由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教资会)资助的大学,将连续3年上调学费!
6月20日,香港特区政府宣布,自2025/26学年起,教资会资助大学的学费将连续3年上调,由现时的42100元(港元,下同)逐年增加至44500元、47000元及49500元,平均每年加幅为5.5%。
2024/25学年的学费维持不变,让社会有更长时间适应和准备。
香港的大学学费已有27年未有调整,香港特区政府解释,现时调整是为了应对高等教育成本上升及维持财政可持续性。
香港特区政府强调现时的加幅温和,学生负担得起,并提供多项资助计划以确保经济困难学生不受影响。
各资助大学对此表示理解,亦强调将提供更多资助和奖学金以支持有需要的学生。
立法会议员和大学生对此表示理解,但部分学生希望延长还款时间以减轻压力。
学费平均每年增加5.5%
教资会资助学位课程学费上一次调整为1997/98学年,每名学生每学年42100元的学费水平已持续冻结20多年。
此外,教资会资助课程乃公帑资助性质,20世纪90年代初当局将学费水平的目标成本收回率订于18%,此比率一直沿用至今。
多年以来,成本收回率因经济起伏有所波动,但由于提供高等教育的成本普遍呈上升趋势,近年来该比率持续下跌。
2024/25学年的预测收回成本将下滑至12.5%的低水平,而按经调整后的学费水平,2027/28学年的成本回收率将稍为回稳及改善至13.4%。
助学金及贷款额相应调整
香港特区政府发言人表示,高等教育有异于一般公共服务,乃是对香港未来的重大投资。因此,政府一如既往以审慎的态度处理学费调整,并在考虑相关建议时,尽力在所有相关因素包括公共财政纪律,以及为学生提供可负担的高等教育之间取得平衡,以在积极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同时,确保有关界别的长远财政可持续性。
发言人指出,自1997/98学年调整学费以来,综合消费物价指数已累计上升四成,而这次学费调整幅度非常温和。政府亦持续增拨资源扩容提质,下学年的经常性拨款将近240亿元。20多年来,教资会资助大学在充裕的财政支持下,有良好稳定的发展环境,成就卓越,让香港至今拥有5所世界百强大学。
发言人补充指出:“政府的政策是确保符合资格的学生不会因经济困难而无法接受高等教育。政府为修读教资会资助课程的合资格全日制大专学生提供两项资助计划,即须经过家庭入息及资产审查的‘资助专上课程学生资助计划’和无须入息及资产审查的‘全日制大专学生免入息审查贷款计划’。配合是次学费调整,该两项资助计划下提供的学费助学金和学费贷款额亦会由2025/26学年起相应调整。政府亦知悉各教资会资助大学对有需要学生设有奖学金、助学金及贷款等其他财政支援,确保学生不会因财政困难影响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按现行机制,政府向教资会资助大学提供的经常补助金以3学年为一拨款周期。有关再下一个3年期(即2028/29至2030/31学年)的各项事宜,政府将按既定安排适时再作考虑。
陈国基:加学费与财赤无关
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当天会见传媒时表示,加学费与政府财赤无关,暂时目标只是加价3年,3年后未有计划再加学费。政府的目标是资助大学生约82%学费,但现时政府的资助比率接近九成,所以有必要调整,又指每年平均增加5.5%,即学生每个月支付多约200元,相信他们能负担。他又称,即使连续3年加学费,政府的资助比率达到约86%,仍未达到82%的目标。
6月20日,政务司司长陈国基晤传媒时表示,特区政府调整学费的原则是加幅温和及让学生能负担得起。香港特区政府新闻处
他续指,若学生有经济困难,政府会有补贴、助学金等。学生如有需要向政府借贷的利息特别低,毕业后可以摊分15年还款,若有需要可以申请延期还款等,又指若学生获批全额贷款,每个月只须还款约1100至1200元,相信一般学生如果找到工作之后,这样的还款额是温和并能负担的。
八大均称会加强学生支援服务
对于港府决定调升学费,8间资助大学都对此表示理解,并指会因应新政策作出配合,提供各类资助及奖学金,以支援有需要的学生。另外,有自资大学称会适时按政府指引及综合消费物价指数等检视课程的学费水平。
香港大学(港大)表示,会透过改善学生支援服务、助学金和奖学金计划,支援有需要学生,确保所有学生都能获得资源,受益于港大的全面学习机会。港大亦称,会继续与政府及其他持份者紧密合作,让高等教育更加普及和更易负担。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指出,分阶段逐步上调学费是体谅学生的做法。中大又表示,会加强对学生的经济援助,以确保所有学生都享有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称,理解是次向上调整学费的政策,是源于大学学费在过去20多年来未有调整,令资助学位课程回收成本的水平不断下降。科大会因应政府最新的学费政策作出相应配合,亦设有不同类型的学生资助计划,同学如有财务上的需要,可向大学提出申请。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理解政府有考虑各项因素,包括学费多年来未有调整,而作出相关安排。理大提供多项奖学金、助学金及免息贷款计划等财政支援,为学生提供所需的资源。大学会继续密切留意学生需要,让他们获得适切的支持。
香港城市大学(城大)同样表示理解有关决定。城大表示,一直以来都致力支援有经济困难的学生,为他们提供各种协助,包括募集额外捐款,确保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有机会参与海外交流计划及其他活动。城大将继续培育新一代年轻人才,使他们兼具国际视野及正面思维。
香港浸会大学(浸大)说,会继续从多方面为教学、研究和院校发展筹集资源,特别是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经济上的支援。
香港教育大学(教大)相信措施有助维持香港的大学教育发展的可持续性,校方将完善及检讨奖学金及助学金相关机制,使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受学费上调影响。
岭南大学(岭大)称对此持开放态度,将会尽力配合当局实施。岭大一直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经济援助,亦设有奖学金、助学金等其他财政支援,确保学生能够应付增加的学费开支,纾缓财政压力。
香港都会大学(都大)表示,都大为由政府创办、财政独立的自资大学,学费为主要收入来源,以支付大学营运及课程营运开支。在面对通胀、市场竞争等因素,以及为保持大学优质的师资及课程质素,都大会适时按相关政府指引及因应当时的综合消费物价指数等,检视这些课程的学费水平。
各方回应
多位立法会议员对当局做法表示理解。有大学生亦认为政府要加学费无可厚非,惟期望能延长还款时间减轻财政压力;也有大学生称要多做兼职赚钱减轻负担。
议员:加幅合理温和可接受
立法会议员兼民建联教育事务副发言人陈仲尼表示,此次调整是基于政府学费水平收回成本18%的目标。事实上,资助大学在过去27年未曾调整学费,此次增加后的学费仍未达到18%的目标,考虑到家长和学生的经济能力,此次学费调整是合理且温和,绝大部分家长及学生可以负担。
陈仲尼强调,学费调整后,政府将能更有效利用教学资源,特别是将更多资源投入职专教育及应用科学大学,从而确保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
对于大学自2025/26学年调增学费,立法会议员吴秋北(左)、梁子颖表示理解,并希望政府继续支援学生。香港商报记者 叶家亨 摄
立法会议员、工联会会长吴秋北表示,香港投入教育的资源仅次于社会福利,大学学费已有多年未调整,教资会做法属于可接受,认为不会因为加幅影响学生学业。
曾任职教师多年的工联会立法会议员梁子颖表示,加幅温和以及可接受,不论学费如何调整,特区政府都设有学生资助办事处,对于家庭或经济环境欠佳的学生,会提供一定支援和增加资源,让学生取得相关资助,令他们完成课程,相信不会影响清贫学生。
选委界立法会议员、岭南大学协理副校长刘智鹏也认为加幅温和,指学生做兼职或在学校服务赚钱已经能应付。他又指,按照现时学费水平,政府未能达到收回课程18%成本的目标,但认为收回成本不在朝夕之间,建议由较低加幅入手及延长年期摊分加幅。
大学生:要多做兼职减负担
在浸会大学,有大学二年级的学生认为,政府要加学费无可厚非,惟不应连续3年加价,又指不少学生都透过贷款来缴付学费,认为加学费会加重学生还款负担,期望政府能延长还款时间,减轻财政压力。
有同样是二年级的大学生说,当然不希望政府加学费,本身有申请学生贷款,但不担心未来还款额增加,认为毕业后可找到工作还款。
此外,亦有其他大学生称未来会透过多做兼职赚钱应付。
编辑 秦涵 审读 张蕾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刘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