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明,乳鸽曾让多少人垂涎三尺、流连忘返。
光明招待所——最早制作光明乳鸽的地方,也是光明红烧乳鸽的创始者。
有学者说:“一个光明招待所,一只红烧乳鸽,半部深圳史。”
这个跟深圳几乎同龄,土生土长“老字号”的故事,值得娓娓道来。
追溯:经典美食从光明农场时期开启
上世纪50年代末,时属宝安县公明地区响应国家供给香港等地农副产品的号召,开始筹建农场,并取“光荣”的“光”和“公明”的“明”二字,共同构成“光明农场”的名称,从此开启了光明的故事。
原光明农场党委书记梁鉴时作为光明农场最初的筹建组成员之一,仍然清楚地记得初来农场时所见皆荒的样子,当时甚至还有人戏称这里就是“深圳的西伯利亚”。
1958年,光明农场正式成立。
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60年代,农场开始陆续迎来大批知青;70年代,安置越南归侨。光明招待所彼时还是光明农场的内设服务单位,主要用于光明农场机关提供用餐及接待服务。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1982年,光明农场与港商合作兴建当时国内建场最早、规模最大的大型肉鸽饲养生产基地——大宝鸽场,也为后来乳鸽的烹饪研制提供了便利条件。1983年,光明招待所开始转向对外经营,随着首创的红烧乳鸽问世,它彻底“火”了。
特别:独到饲养与烹饪技艺铸就好口感
优秀的食材往往是制作美食的前提。
大宝鸽场建成之后,便从香港引进了美国落地皇鸽种苗,历经十余年风土驯化与杂交改良,培育出我国新一代优质种鸽——大宝皇鸽。
父母亲鸽坚持五谷杂粮喂养,乳鸽仅吃父母亲鸽分泌的嗉乳,不添加任何外源性食品。这种养鸽成本往往很高,但因为品质,所以值得。
“这里的乳鸽总是比别家要大一圈。”常常有客人这样说。
个头大,胸肌饱满、白羽白皮,抗病力强,是大宝皇鸽的特点。光明招待所选用大宝皇鸽作为原材料,严选25-28天龄、500-600g的乳鸽用于烹饪,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变过。
光明招待所红烧乳鸽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其烹饪技艺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光明招待所几代名厨精心研制调配而成,代代相传。
不同于传统红烧乳鸽的做法,光明招待所的师傅选择先卤后炸,无需脆皮水,也无需风干,不仅操作简单,也考虑到了广东易“上火”的特点。
卤水采用融合了甘草、八角、桂皮、罗汉果等20多种中药材的秘制陈年老卤,每种材料都严格配比;炸制选用优质花生油,控温控时,锁住汁水,色泽诱人,皮脆饱满。
2020年,光明招待所红烧乳鸽入选“深圳餐饮地标美食·名菜”。
传承:40多年岁月沉淀,已成市民情感寄托
也有这样一种声音,觉得光明招待所太“老”“旧”了。
“大棚式”大堂,历史感满满的大吊扇,的确跟深圳这座时尚之都有些格格不入。
但这里并不是用所谓的审美就可以简单评判的地方。40多年来的岁月沉淀,已然让它成为深圳历史文化的缩影,甚至是一部分人的情感寄托。
“把每道菜当作艺术品,做出你的感情。”这是光明招待所厨师长朱宏林用方寸灶台间的20余年书写的美味传奇。
2006年,曾德军进入光明招待所工作,15年后,他选择在这里举办了儿子的婚礼。
“我可是老顾客,他们都认识我。”一位家住福田区的老奶奶每周都会坐地铁来光明,专门来光明招待所吃红烧乳鸽。
如今,光明招待所在光明已经开了三家门店,见证了数以百万计客人的幸福时刻。
光明招待所的故事,好像怎么也讲不完。
编辑 刘思凡 二审 谭凤希 三审 唐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