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至20日,2024长春国际光电博览会正式召开。这场备受关注的光电科技盛会,不仅是技术与产品的集中展示,也是一次科技与创新的深度对话。借力2024长春国际光电博览会“热潮”,长春新区乘风起势、破浪前行,一束束光也正从这里持续照耀着新的征程,再次点燃光电产业“高光”时刻。
2024长春国际光电博览会长春新区展位。
有光,就有未来!
作为全国第17个国家级新区,长春新区按照吉林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和长春市“3转、4强、7新”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双城”建设高质量打造“311X”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布局光电装备制造、激光制造与应用、航空航天、新型显示与照明、汽车电子五大领域,培育发展半导体集成电路、光+(医疗、汽车、农业等)新赛道,大力构筑“芯、光、星、车、网”全领域、高端化的光电信息制造能力,经过多年培育和发展,形成了产业集群化、园区专业化、配套优质化的发展路径。
长春智能光谷产业园。
这里,集聚光电企业360余户,规上企业40余户,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近500项,汇聚了28个行业高、精、尖科技成果。从国内首台商用12英寸全自动晶圆探针台“现世”、到“百星飞天”、再到全球首创无人机“扶摇直上”……这些令世人瞩目的高精尖重器,是长春新区在追“光”路上,“致广大而尽精微”的不断进步和重大突破。
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建成全球最大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吉林一号”。
这里,拥有光电子产业园区和平台载体8个。长智光谷产业园未来将引进100户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100亿元,间接撬动千亿产值。航天信息产业园具备年产超过200颗卫星能力,二期项目加快建设,将全面构建航天信息产业生态圈。长春国际传感器产业园加快布局未来产业,打造具有国际化市场能力的专业园区。吉林省光电子产业孵化器园累计培育企业140家,培育国家“小巨人”企业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3家……
长春长光博翔无人机有限公司全球首创颠覆性创新产品双飞翼无人机。图为长光博翔无人机全系照片。
吉林省永利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二氧化碳激光器件供应商。
这里,更是隐藏着一批“小巨人”企业和“隐形冠军”。长光卫星实现108颗“吉林一号”卫星在轨运行,建成了目前全球最大的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长光博翔全球首创的“双飞翼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填补了应用空白,引领了行业升级;永利激光是全国生产规模最大、产品规格型号最全的二氧化碳激光器供应商;希达电子技术国际领先,与三星、索尼共享COB显示新蓝海;奥来德OLED发光材料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位居前三,在国际处于领先地位;海普润斯是京东方上游材料核心供应商;光华微电子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商用12英寸全自动晶圆探针台,被评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它们正汇聚成一束束光,照耀在长春新区这片光电产业高地上,此时此刻,群星闪耀、光彩夺目。
长春希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拥有COB集成封装全自动化智能制造的产业化基地。
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硬科技”改变“视界”。
长春光华微电子设备工程中心有限公司成功研制出了国内首台套商用12英寸全自动晶圆探针台,各项指标均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风正劲。光电产业作为长春新区重点发力的产业之一,长春新区将全力打造国家光电产业创新引领区、北方光电高端智造发展示范区、吉林省光电产业集聚发展核心区,力争在3-5年间建设成为国际知名、国内最具竞争力的产业地标。力争到2025年,长春新区光电产业规模达到300亿元,培育企业过千家,到2028年产业规模力争突破500亿元。
追“光”聚光成链,逐“链”链上开花。乘着长春国际光电博览会的东风,准备好的长春新区欢迎追“光”人来这里逐梦,共同谱写光电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编辑 刘彦 审读 匡彧 二审 王雯 三审 潘未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