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佛山以头号工程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十大行动”,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迈上新台阶。实施优质教育医疗进村下乡行动,是佛山落实“百千万工程”部署的“十大行动”之一,推动了优质教育医疗资源下沉,把基层群众的民生愿景变成幸福实景。
教育是民生之基,牵动着千家万户。佛山着力增加公办优质学位补给,2023年以来全市已完成新(改、扩)建公办中小学、幼儿园70所,新增公办学位6.7万个。同时,加快推动基础教育组团式办学,覆盖学校约700所、学生约90万人,支持“南海-三水”“顺德-高明”跨区域组团式办学,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2023年12月18日,三水新城小学正式启用,孩子们正在上数学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赖基润摄
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中小学优秀校长教师市域交流机制,是佛山的亮点做法之一。目前,全市已累计选派2批共200名优秀校长教师参与市域交流,并且以“项目+平台+结对”形式,结对帮扶市内三水、高明及市外云浮、茂名等学校教师2500多人,“市、区、镇、校”四级教研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
佛山还重点统筹推动市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包括市一医院派出专家团队帮扶高明区人民医院、三水区乐平镇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强化对高明区中医院、市中医院三水医院帮扶指导等。基建项目建设方面,市二医院新院区计划今年建成启用,市四医院二期工程、市中医院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市一医院三水院区建设积极推进。同时,佛山推进优质卫生健康服务向城乡社区延伸,完成3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46个设施设备提升项目,2023年全市基层诊疗量同比增长约14%,更多群众选择在基层看病就医。
市民在顺德区北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房排队取药。/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林安迪摄
接下来,佛山将做深做实南海结对三水、顺德结对高明紧密协作机制,推动更多优质教育医疗资源进村下乡、向高明三水延伸。
教育方面,佛山将加大公办学位建设力度,持续增加基础教育公办学位供给。到2025年,力争再通过新(改、扩)建新增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学位12.3万个,重点保障“百千万工程”典型县镇村公办学位供给。深化优质校对薄弱校托管、健全成员校之间定期轮岗交流机制,继续做好新一批优秀校长教师市域交流合作,持续指导提升一批乡村振兴综合示范片中小学教育教研力量。
三水区云东海中心幼儿园里,老师正在给小朋友们上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王澍摄
医疗方面,持续深化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做强做实市一医院对高明区人民医院管理、技术帮扶,力争推动高明区人民医院2026年前成功创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推动全市5G+急危重症救治一体化平台建设,高质量完成基层医疗设施设备提升和中医药能力提升两大行动,更好地满足群众在家门口的看病就医需求。
高明区人民医院。/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洪海摄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吴家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