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是端午假期第一天,高埗镇、万江街道分别举行游龙趁景活动,滂沱大雨难挡龙舟队员划龙舟和市民看龙舟的热烈兴致。各趁景活动现场,龙舟队员们整齐划一地挥舞着手中的船桨,一鼓作气,奋力往前冲去,奏响一曲激情昂扬的“水上交响乐”。
高埗:兄弟镇街龙舟队前来“探亲”
6月8日,农历五月初三,是高埗镇芦村村一年一度的龙舟趁景日。芦村村对出河面上锣鼓声不断,来自高埗、中堂、石碣、万江等10多条龙舟现场或来回巡游,或即兴竞速,为市民群众奉上精彩的趁景表演,热热闹闹地迎接端午节的到来。
“咚!咚!咚!”上午十点半,鞭炮锣鼓齐鸣。记者在芦村村对出河面上看到,陆陆续续有不少周边村和镇街兄弟村的龙舟队前来“应景”,各龙舟队在接过犒礼后,马上击鼓,并来回划上几巡。
当龙舟齐聚河道时,两两相邻的龙舟队会自发比赛,也正是龙舟趁景的最高潮——小型龙舟竞渡。龙舟队员们奋力翻桡时的吆喝声,鼓手激昂的鼓声,岸上街坊的欢呼声,此起彼伏,让原本平静的河段充满热闹浓厚的端午节前氛围!
不少市民早早到场抢占最佳观看位置,感受端午节划龙舟的热闹。来自莞城的余女士听闻高埗今天举行龙舟趁景活动,便带着孩子们一早来到现场凑热闹。“龙舟趁景现场氛围很热烈,龙舟队员的精神特别打动我,尽管下这么大的雨,他们的这种竞技精神丝毫没有减少。”余女士说。
尽管趁景中场落起滂沱大雨,也难挡龙舟队员的热烈兴致。
据介绍,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三,芦村村都会邀请兄弟村和周边镇街的村一起进行龙舟趁景,至今已有上百年历史。龙舟趁景是一种传统的端午节日活动,与比赛性质的龙舟斗标有所不同,龙舟趁景偏重龙舟队之间的友好交流,虽然只是各村之间的友谊交流赛,但其中的拼劲与热血,丝毫不输正式的比赛。
据了解,芦村龙舟趁景活动后,高埗镇将于6月20日(农历五月十五)在东江南支流江滨广场河段举行2024年传统龙舟趁景表演,届时全镇18个村将悉数组队参加。
万江:19支龙舟队伍逐浪正丫湾
6月8日,万江街道滘联社区举办2024年滘联龙舟景·正丫湾起龙友谊赛活动,以龙舟文化赋能“百千万工程”。本次龙舟友谊赛,有11支村龙舟队、3支企业龙舟队、2支女子龙舟队、1支“百千万工程”龙舟队、1支万江火焰蓝龙舟队、1支餐厅龙舟队参与其中,吸引数百名群众汇聚正丫湾河畔,观看500米直道赛角逐,感受团结拼搏、奋勇争先的龙舟精神。
活动起点设在枝昌龙舟训练基地,3-4支队伍为一组,为市民游客送上一场“水上竞速”精彩比赛。
随着鼓声响起,划手们奋力挥桨,在水面你追我赶。岸上,各村自发赶来的村民大声为自己的队伍加油助威。水面激烈,岸上的声浪似乎也成了另一种比赛,随着江中的龙舟此起彼伏。
本次比赛最引人关注的是“姐妹花”“村姑娘”2支女子龙舟队,她们均是滘联社区的居民,自发报名参与友谊赛。比赛中,女划手们的动作整齐划一,奋力挥动船桨,气势如虹,与男子同场竞技也并不逊色。
尽管比赛中间下起龙舟雨,但丝毫没有影响划手的发挥,活动仍吸引了众多群众驻足观看,不少街坊表示“睇龙舟逢龙舟水,今年一定顺风又顺水。”
据悉,6月9日,万江还将举行“万江汾溪景”游龙趁景活动。
相关新闻
黄江市民沉浸式体验端午传统习俗
6月8日,黄江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黄江镇宣传教育文体旅游办公室、黄江镇科技公园城市展厅联合举办“友善东莞 文明共享——节日里的故乡”端午节活动。
活动开始,社工通过播放端午节知识科普视频和互动问答的形式,让参与者对端午节的起源及习俗有了深入的认识。随后,三组家庭依次上台分享了他们故乡过端午节的习俗和故事。有趣的分享,让大家增进了对端午节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认识,而且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地域特色。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传统习俗手工体验环节,亲子家庭共同制作了艾草挂件。花艺老师带领大家以艾草、菖蒲、玉簪叶为主材,与其他花材进行混搭点缀,使传统的艾草摇身变成精致的花束挂件,既美观又实用。亲子家庭在制作过程中相互交流、分享制作经验,现场其乐融融,欢声笑语不断。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端午民俗体验游戏,如射五毒、礼乐投壶、百发百“粽”等,让参与者在游玩中感受端午节的浓厚文化氛围,增强活动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此外,志愿者还向过往市民派发《黄江镇出租屋文明公约》、出租屋租住锦囊、《东莞因你而文明倡议书》、《东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宣传资料,并深入浅出地讲解“两个文明共享计划”,引导市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共同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