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改善宝安区的大气环境质量,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宝安管理局(下称“宝安管理局”)积极采取行动,通过开展移动扬尘巡检、道路巡检等多种手段,不断加强对扬尘污染的执法检查力度。
今年以来,宝安管理局持续开展扬尘污染专项整治行动,建立24小时销号整改机制,扬尘污染问题整体得到遏制,但高压态势之下仍有诸多工地未有效落实整改要求,扬尘污染严重且反复多发。
(点击上方视频查看详情)
公开曝光问题工地 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以下为宝安区近期未有效落实扬尘污染整改要求的5家问题工地名单及其存在问题,现予以公开曝光,接受社会监督,共同督促相关责任单位落实整改要求:
1.广深沿江高速二期一标(鹤洲高架桥):出入口未安装冲洗装置,车辆出入未经冲洗带泥上路,雾炮机闲置,裸土、易起尘物料未全面覆盖,内部道路干燥有积尘。
2.大空港截流河沿河休闲带景观及2座人行天桥项目五标段景观及配套建筑工程:喷淋、雾炮机闲置,内部道路干燥有积尘,保洁不足,进出场车辆保洁不足、出入口及周边道路污染严重。
3.深中通道三围消防救援基地:出入口未全面硬底化、未安装车辆自动冲洗装置,雾炮机闲置,易起尘施工区域湿法作业不足,裸土未全面覆盖,内部道路及出入口干燥积尘。
4.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12号线二期工程施工总承包二工区沙浦站:裸土、易起尘物料覆盖不足,内部道路干燥积尘,保洁不足,易起尘施工区域未配备雾炮机等抑尘设备,湿法作业不足。
5.罗田水库提标改造工程:出入口及内部道路干燥积尘,保洁不足,裸土、易起尘物料覆盖不足,TSP扬尘监测设备未正常运行。
创新引领扬尘治理 引导打造示范工地
在保持强力督查和高压执法的同时,宝安管理局坚持将执法监管与绿色创建两手抓,鼓励工地积极落实环保主体责任,争创绿色示范工地。自2023年以来,经自主申报、现场核查、专家评审等环节,宝安管理局共评选了7家绿色示范工地,逐渐涌现出一批建设标准高、施工现场规范、绿色环保严格的工程项目。如宝安区中医院扩建工程(二期)项目引入的可拆卸循环使用的第二代“智能化天幕系统”能有效减少80%的扬尘外溢量;宝安工人文化宫项目引进宝安区首例防尘“天幕”,设置全密闭冲洗装置;宝安公共文化艺术中心项目采用半密闭式防尘系统、全密闭洗车装置;燕罗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工业保障房第Ⅰ标段项目采用360°高压雾桩降尘、固土技术降尘。
下一步,宝安管理局将继续加强日常督查和执法处罚力度,定期发布十差通报,积极推广先进技术经验,通过正面激励与反面警示的双重叠加效应,将强化扬尘污染防治作为新常态,助力“绿美宝安”建设。
编辑 姚静霞 二审 麦苗茵 三审 王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