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与IUCN深圳举办科技守护自然峰会,共同推动自然保护创新

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雨萌 文/图
2024-06-06 18:08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6月6日,华为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深圳联合举办2024年科技守护自然峰会,正式启动Tech4Nature全球伙伴关系二期合作倡议,并推动自然保护领域的数字技术创新。

基于华为TECH4ALL倡议和IUCN自然保护地绿色名录,Tech4Nature由华为和IUCN联合开展,旨在为全球自然保护地开发技术解决方案。此项倡议也是双方在信息与通信技术(ICT)和自然保护领域首次建立跨界合作。

“大自然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技术和数字解决方案可以成为保护地球生物多样性的强大力量。这就是 IUCN 与华为联合开展 Tech4Nature 合作的原因。”IUCN 总干事 Grethel Aguilar说道。 “我很自豪地看到,我们的伙伴关系进入了下一阶段,帮助所有利益相关方团结起来,保护自然,建设更美好的未来。”

华为董事、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任陶景文表示:“作为政府、客户和环保机构的技术合作伙伴,华为将持续探索环境和自然保护场景,开发适用的数字技术以应对环保挑战,携手构建一个更加平等和可持续的数字世界。”

陶景文介绍,为了更好地创建一个可持续的数字未来,华为承接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四大战略,构建了以S.H.A.R.E.为主题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希望携手产业链伙伴共筑和谐健康的商业生态,通过技术普惠实现最大限度的平等和包容,用安全可信的ICT基础设施和服务为数字世界保驾护航,并过科技创新实现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平衡共进。

据了解,Tech4Nature一期项目于2020至2023年在中国、毛里求斯、墨西哥、西班牙和瑞士的五个自然保护地开展。项目成果主要包括:帮助海南长臂猿繁衍生息;采用人工智能驱动的模式识别技术,识别和追踪美洲豹;建立先进的珊瑚礁养护和恢复现场观察与监测系统。

其中,海南长臂猿是世界上最稀有的猿类,目前全世界仅存37只。目前,项目正在对海南长臂猿进行声学监测,以识别每一只长臂猿,帮助这一极度濒危物种的繁衍生息;在墨西哥,通过采用人工智能驱动的模式识别技术,识别和追踪美洲豹,去年首次确认有7只美洲豹在奇拉姆州立保护区生活;在毛里求斯,建立了先进的珊瑚礁养护和恢复现场观察与监测系统,目前已成功地将2.5万个珊瑚礁碎片移植到印度洋珊瑚礁生态系统退化区域。

本次峰会正式启动的是Tech4Nature二期(2023至2026年)。将在中国、墨西哥、西班牙、巴西、肯尼亚和土耳其开展旗舰项目。在Tech4Nature二期项目中,华为和IUCN将合作开发先进的技术解决方案,助力实现《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GBF)中确定的“30x30”目标以及目标四(防止物种灭绝)。更多利益相关者、合作伙伴和国家将参与二期项目,进一步扩大技术行业和自然保护领域之间的合作。

本次峰会为期三天,吸引了众多自然保护工作者、学者、运营商、政府代表以及Tech4Nature合作伙伴出席。峰会还举行了研讨,旨在提升合作伙伴的能力,探讨行动计划并通过ICUN绿色名录实现公平和有效的自然保护,讨论保护原则等相关问题,并就保护措施的实施以及业内交流提供指导。

华为和IUCN还共同发布了Tech4Nature旗舰出版物《致力于保护地球的联合倡议》,聚焦先进技术解决方案在应对现代自然保护挑战方面的重要作用。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赵明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雨萌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