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浪街道,隶属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客家风情著称。当地客家居民众多,大浪山歌更是深圳客家文化瑰宝之一。自2012年起,大浪街道便启动本土客家山歌收集工程,编纂出版《大浪客家山歌集》《深圳大浪客家方言志》等文献,并建立起全省首个麒麟博物馆,深度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为进一步激活客家文化的当代生命力,大浪街道携手深圳市客家文化交流协会,打造了大浪客家文化体验中心。2018年,龙华区委宣传部、龙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大浪街道办事处、龙华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市文艺界,诚邀姚峰、杨宏海、石钢等文艺名家,联合举办阳台山全国实景山歌大赛,旨在借助这一高规格、专业性、普及性、公正性的赛事平台,以辖区本土文化为基础,推进客家山歌的传承与创新。该赛事受到广泛瞩目,并得到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
秉承“抢救原生态,精品留后代;创新原生态,吸引新一代”的理念,我们致力于保存传统客家山歌精髓,同时融入现代元素,使之更贴近年轻一代审美需求。六年来,大浪街道办凭借阳台山自然景观优势,搭起实景赛歌台,成功举办了六届大赛,每届均有不同亮点,不仅吸引了全国各省市的山歌高手参赛,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累计吸引了千万观众的关注,使客家山歌的魅力得以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
大赛期间,我们邀请到著名山歌艺术家黄婉秋等嘉宾助阵,并推出一系列原创节目,如《相会阳台山》《阳台山放歌》等,结合麒麟舞等特色表演,极大提升了客家文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即使在疫情背景下,第四届和第五届大赛仍以线上形式顺利举办,第六届回归实地,规模更大,影响更深,赛事借助新媒体矩阵传播,辐射人群超490万人次。
历经六载磨砺,阳台山全国实景山歌大赛已培育出9位“山歌王”,联动全国各地的山歌爱好者和艺术名家,铸就了一张深圳乃至大湾区的文化新名片。大赛成果充分展现了中华各民族山歌艺术的独特魅力和创新活力,也验证了在深圳这样的新兴移民城市和改革开放前沿地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可能性。为了总结成绩、再接再厉,我们精心汇集了六届大赛的珍贵影像资料,编辑成册,并以此专辑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献礼。
面对崭新的历史阶段,我们将进一步整合各类资源,深挖本土文化潜能,联动各级力量,矢志不渝地推动阳台山全国实景山歌大赛立足本土、走向海内外,朝着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人文湾区”标志性音乐盛事的目标迈进,力争把大浪打造成为中国南方山歌文化重镇。通过积极开展国内外山歌文化交流活动,我们期望能在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文化建设中贡献更大的力量,让山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更加璀璨的光彩。
(作者系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广东省专家委员会专家、粤港澳大湾区名人与大学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广东省政府省情专家库专家、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 杨宏海)
编辑 李璐 审读 匡彧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赵明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45载圳青春!用镜头捕捉深圳的活力与温度——不管是现代化天际线、山海连城的自然生态,还是深圳人的奋斗瞬间、科技园区的创新活力,都能拍成大片参赛~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45载圳青春#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团队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07:43
#45载圳青春#[团队] - [长视频] - [微光成炬,爱在梅林] 这是一个关于老龄的故事,也是属于梅林街道的故事,林叔,一位初来深圳的“新深圳人”,带着牵挂,从远方来到女儿身边。他原本只想短暂陪伴,却在梅林的街头巷尾,遇见了意想不到的安心与温暖——适老化的社区设施,细致入微的居家服务,热热闹闹的老年课堂、邻里茶话、健康义诊……原来,这里不只是年轻人奋斗的热土,也是一座懂得倾听长者心声的城市。在一点一滴的关怀中,他看见了生活的温度,也读懂了城市的深情。于是,他决定留下,不只是为了女儿,更是因为,这里,也成了他的家。跟随林叔的脚步,我们看见梅林的温度,看见深圳的包容,也听见那句熟悉的承诺——“来了,就是深圳人。” 而在这里,老了,也能幸福地留下。
01:18
#45载圳青春 45岁生日快乐,我的深圳!最想对你说……
00:12
#45载圳青春#夏日傍晚,孩子们在深圳市民中心广场上放风筝,他们手牵引线,风筝在头顶迎风飞,轻松又惬意。深圳市民中心不仅是深圳市政府的办公地,也是市民悠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开放包容,这里没有围墙,市民可以自由出入,是国内首例“没有围墙的政府”。
00:39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您还记得深圳当年的样子吗?您如果参与其中,不妨讲出您的青春故事,我们聆听。#45载圳青春#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