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磨刀山,与“最早的广东人”相遇

读特客户端综合
2024-06-02 20:44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最早的广东人来自哪里?他们如何生活于这片土地?

最早的广东人来自哪里?

他们如何生活于这片土地?

一个重要遗址在云浮的问世

揭开远古人类的身世之谜

通过最新的数字技术

一部纪录片《穿越磨刀山》

生动还原了他们的生命图景……

磨刀山遗址:将广东地区历史向前推进数十万年

2013年,200余件打制石器在云浮市磨刀山被发现。

这些远古人类遗留下来的物品改写了广东最早的历史,将广东地区有人类活动的历史从距今13万年左右大幅提前至60万—80万年前。

磨刀山遗址第1地点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是岭南史前考古的重大突破,既填补了广东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空白,也反映了古人类石器生产活动和适应策略,为厘清华南—东南亚地区旧石器文化发展脉络提供重要的新材料,获评“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23年,磨刀山遗址首次被写入广东“早期岭南探源工程科学研究计划”,2024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两次提及磨刀山遗址。深入实施早期岭南探源工程,磨刀山遗址这一“老文物”正不断揭开“新面纱”。

十年来,磨刀山遗址及其周边的考古研究工作持续开展,目前已在南江流域共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地点)130余处,年代从旧石器时代早期延续至旧石器时代晚期,进一步确认南江流域是目前省内唯一具备系统开展广东最早先民及其文化研究可行性的区域。

岭南探源 磨刀山遗址有了“新质感”

6月2日,广东省早期岭南探源工程阶段性成果展示暨磨刀山遗址考古发掘十周年活动在广东省博物馆举办。此次活动以“穿越磨刀山 探寻岭南源”为主题,展示早期岭南探源工程阶段性成果,并发布以数字技术复原远古“磨刀山人”的《穿越磨刀山》纪录片。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研究员曹劲讲到上线数字人时表示:“有了这个磨刀山的数字人,公众(如果)想了解磨刀山的事情,甚至是磨刀山的生活,如那个时候地球的状况、植物的状况,各方面的情况,都可以向数字人去请教。”

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我们可以看到岭南古人类从个体到群体、从简单生活到复杂社会行为、文明与情感的逐步进化,感受到他们对自然、生命和社会的探索与敬畏。正是这种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追求,对生产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对身边环境的适应与交流,推动着岭南文明不断向前发展,最终融入并丰富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

在不久的未来,磨刀山数字人还将与公众展开更加丰富、多层次的交流对话,让磨刀山遗址的发掘成果能够更好为大众所共享。

(综合来源:南方+ 中国新闻网 云浮发布)

编辑 周梦璇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关越 三审 张露锋

(作者:读特客户端综合)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