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车展|元戎启行周光:AI技术将启动新一场工业革命

深圳特区报记者 闻坤
2024-06-01 16:16
收录于专题:特区报·科创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让其能够以人类的方式与真实世界互动

为机器注入一个类人的数字大脑,让其能够以人类的方式与真实世界互动,这件事情在汽车行业实现了。

6月1日,元戎启行CEO周光在粤港澳大湾区车展暨2024(第二届)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上分享,基于端到端模型,元戎启行已经打造出了新一代的AI汽车,这辆汽车由神经网络控制,能够自主学习人类的驾驶方式 ,是具身智能的体现。

元戎启行CEO周光

新一代AI汽车的到来,象征着元戎启行已经从基于规则,模块化深度学习的AI 1.0时代,迈入以数据驱动为基础,靠神经网络运转的AI 2.0时代。

而未来,随着技术不断迭代,AI汽车会进化得更像人类,它们不仅能带人类去任何想去的地方、感受人类的情绪、与人类对话, 还将敲开AI 3.0时代的大门。周光畅想, AI 3.0时代就是通用人工智能时代,AI技术将会成为一种基础设施,广泛应用到社会的各个层面。

从AI 2.0到AI 3.0,需要大量的技术积累,智能驾驶端到端模型扮演着关键角色。

从AI 2.0时代走向AI 3.0时代的过程

目前,以ChatGPT、Sora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无法完全还原真实的物理世界,缺乏对物理世界临界态状态的诠释,因为二者获得的数据并非全部来自真实的物理世界。例如,在Sora生成的果汁泼溅到桌面的视频中,观众能看到泼前和泼后的瞬间,但关键的临界状态,也就是果汁从杯中泼洒出来的过程却没有呈现。

而智能驾驶的端到端模型恰好能获得大量物理世界的真实数据,能够更精准地诠释、展现物体的运动过程,并与真实的物理世界无缝互动。

端到端模型架构如同人类的神经网络

现今,放眼整个智能驾驶行业,只有特斯拉、Wayve、华为与元戎启行等少数几家企业能够打造端到端模型。周光说,端到端模型的技术难度较高,相当于用AI技术塑造了一个类人的神经网络大脑,不需要编写太多规则,只需要一个优质的基础模型,对其投喂大量数据,系统就能自我学习和迭代。

早在成立之初,元戎启行就开始探索端到端模型,先研发了多传感器融合感知技术,再打造了不依赖高精度地图的“无图”方案,最后将感知、预测与规划三个独立的模型融合到一个神经网络里,最终完成了端到端模型的塑造。

基于端到端模型,今年4月,元戎启行宣布推出高阶智驾平台DeepRoute IO,并与多家车企进行量产合作,计划今年将搭载端到端模型的车辆推入消费者市场。届时,元戎启行将会获得海量的脱敏真实行车数据,进一步推动技术迭代。

元戎启行端到端模型探索历程

预计2025年,元戎启行将采用NVIDIA的DRIVE Thor芯片适配公司的端到端智能驾驶模型。元戎启行是业内首批能用 DRIVE Thor芯片适配端到端模型的企业。

周光预计,搭载DRIVE Thor芯片后,智能驾驶将会表现得更丝滑拟人,能够解决更多长尾场景。甚至在下雨天,在遇到积水较深的路段能够减速行驶,避免让溅起的水花弄脏行人的衣服。

“我所追求的AI技术,不仅仅只是一个能协助我们完成简单任务的工具,更是具身智能的体现。它灵动自如,富有智慧与创意,能够提升人类的工作效率,甚至推动社会迈入新一场工业革命。” 周光说。

受访者供图

编辑 温静 审读 匡彧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王奋强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闻坤)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