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鹏城百花开,夏木成荫红荔飘香。今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小朋友们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节日。5月26日下午,“红领巾爱祖国”第十一届深圳少儿科学艺术节暨“六一”儿童节系列活动在深圳书城(中心城)南厅拉开序幕,从今年5月至9月,市少年宫将举办深圳市科普剧大赛等系列精彩活动,为广大少年儿童派发畅游科学艺术殿堂的节日“大礼包”。
第十一届深圳少儿科学艺术节暨“六一”儿童节主题活动启动仪式现场。
强阵地:新增16所“宫校共建”学校助力落实“双减”
该活动由共青团深圳市委员会、少先队深圳市工作委员会指导,深圳市少年宫主办,“宫校共建”学校共同协办。16所“宫校共建”学校的领导和师生代表参加活动启动仪式。
活动旨在全面落实国家“双减”政策,持续深化校内外教育资源融合发展,构建青少年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在丰富青少年科技、艺术文化生活的同时,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做好校外课堂的延伸补充。
在开幕仪式上,深圳市少年宫相关负责人向16所“宫校共建”学校有关负责人颁发“助力双减 宫校共建”牌匾,并共同开启了“深圳少儿科学艺术大礼包”美丽卷轴。
接下来,深圳市少年宫将与市、区多校携手开展送课程、送活动、送真情进校园等系列活动。在“宫校共建”学校开展鹏鹏科学秀、科普喜乐汇、科学素养提升讲堂、“非遗”体验进校园、少儿成长讲堂等科学艺术节相关活动,并发放科普实验套装、AI智能心理疗愈产品等,赋能深圳市少年儿童科技艺术及综合素质教育发展。依托这些资源,少儿科学艺术节系列活动5月至9月之间在合作共建学校内开展。
深圳市少年宫相关负责人介绍,市少年宫在去年授牌10所“宫校共建”学校的基础上今年新增授牌16所,不断强化少先队阵地建设,优化“宫校共建”机制,切实加强青少年思想引领工作,更好地服务青少年快乐生活、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深圳明德实验学校(集团)香蜜校区学生表演《龙狮少年 舞动鹏城》。
强品牌:擦亮儿童科学艺术教育闪亮名片
深圳少儿科学艺术节是深圳市少年宫着力打造的重点品牌活动,此前已累计举办十届,十余年来共计服务受众300余万人次,成为全市少年儿童科学艺术教育的一张闪亮名片。
本届科艺节将围绕“红领巾爱祖国”主题,开展深圳市科普剧大赛、深圳市青少年视觉艺术大赛“绿美深圳”、深圳市青少年室内爱乐乐团音乐会、鹏鹏科普志愿服务队红领巾志愿服务体验、“非遗”体验进校园、流动科技馆科技节特展、少儿成长讲堂、“光影科学家”科学家精神电影展等精彩纷呈的系列活动,带领全市青少年体验科学与艺术无限乐趣的精神之旅。
在仪式上,“深圳市鹏鹏科普志愿服务队”的小志愿者们获颁“志愿服务纪念证书”。“深圳市鹏鹏科普志愿服务队”是一支专属广大少年儿童志愿服务的沉浸式学习、体验、实践活动的团队,于2018年5月创建,目前已拥有4800余名志愿者,历经六年发展成为少年宫的特色品牌。本届科艺节期间,市少年宫将举办小小科普讲解员实操体验、团队风采展示等活动,志愿者们通过变身为小小科普讲解员,在帮助他人、奉献爱心的过程中提升科学素养。
强联动:打造连接多边群体的“无界少年宫”
这是一场多校小学生联动,展现才艺的欢聚盛会——
五彩的醒狮踏着震耳的锣鼓声,启动仪式在深圳明德实验学校(集团)香蜜校区学生们带来的一段精彩热闹的舞狮表演《龙狮少年 舞动鹏城》中开幕。
随后,深圳市福田区新沙小学学生表演《童年的夏夜》,小小舞者在欢快的旋律下轻摇蒲扇,踩着节拍翩翩起舞;深圳市光明区理创实验学校学生表演少儿科普剧《薛定谔的大肠杆菌》,将科学知识用有趣的剧情表演出来,童言童语,妙趣横生;深圳市福田区福华小学学生表演深圳市少年宫原创曲目《奔跑吧,湾区少年》,用歌声唱响少年最美的梦想。
这还是一场跨越年龄界限、传承艺术的联动之旅——
开幕仪式结束后,深圳青少年爱乐室内乐团为现场的观众朋友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音乐会。
当系着红领巾、85岁高龄的国家一级指挥家王家阳老师站上舞台,他挥动着指挥棒和孩子们一起演奏《春天在哪里》《可爱的蓝精灵》等多首经典音乐作品时,动人熟悉的旋律将台上的艺术家、表演者和台下的观众紧紧地联结在了一起。
目前,深圳市少年宫更新改造项目正在进行,完成后,市少年宫作为深圳共青团履行全团带队政治责任的重要阵地,将继续深化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营地建设,联动各级“少先队阵地”,积极组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引领全市少年儿童争做爱党爱国、自立自强、奋发向上的新时代好少年。
全市第二批16所“宫校共建”学校简介
●深圳市深圳小学
全国首批成立少先儿童组织的学校之一,多年来坚持把少先队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加强党对少先队工作的领导,聚焦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聚焦传承红色基因,聚焦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坚持组织教育、自主教育、实践教育相统一,不断推进少先队组织创新和工作创新。
●深圳明德实验学校(集团)
开设了大量美育特色课程,建立了舞蹈、合唱、戏剧、管弦乐等优秀社团,定期举办人文季、艺术季和专场音乐会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打造了五育并举的全面育人模式。
●深圳市福田区实验教育集团侨香学校
助力双减,五育并举,大力开展紧扣时代脉搏的少先队活动,为少先队员提供更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带领广大少先队员在实践教育活动中砥砺品格、增长本领,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深圳市福田区园岭教育集团园岭小学
“口袋文化”——一口袋装跳绳,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一口袋装口琴,奠基学生美育基础。以足球为“催化剂”,校园素质教育生发出勃勃生机,样态丰富。
●深圳市福田区福田小学
红领巾争章课程,寓教于行,五育共进,“章”显风采。积极打造“行走的课堂”,构建校企共建、馆校共建、宫校共建教育共同体。
●深圳市罗湖未来学校
罗湖区第一所以“未来”命名的新样态学校,在双减政策下积极开展少先队特色活动,成立民乐团,提供多元化课程助力孩子们快乐成长。
●深圳市盐田区梅沙未来学校
科创路径,育新人。以创新为底色,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使命与坚守。
●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大磡小学
致力于建设一个“绿色、人文、科技”的和谐成长环境,把科学和艺术教育融入了环保意识和人文关怀,鼓励学生利用科技手段探索自然之美,通过艺术创作表达对社会和环境的关注。
●深圳市宝安区碧海小学
秉承“为学生奠基,让老师成功”的办学理念,历届教师立足讲台,甘为人梯,青蓝相接,弦歌不断。
●深圳市龙岗区花城小学
诗花共舞,传经典文化,学子展吟诵风采,诗韵润童心,共绘四季花彩。
●深圳市龙华区三联永恒学校
少先队工作以学生心理特点为出发点,注重“活动育人”“环境育人”,将队工作与队活动融为一体,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体验活动。
●深圳市坪山实验教育集团坪山实验学校
开发“麒麟·美”文化特色课程,让艺术、体育、科技、劳动类共18项特色课程进入课表。同时开设少先队、体育类、音乐类、美术类、科学类、劳动类专业性校级社团60项,真正做到“把学生放在心上”。
●深圳市光明区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
处于世界一流科学城中心,提出“大科学”理念,探索以“大装置+大项目+大平台”的多维发展路径,打造科技特色学校。
●深圳市光明区理创实验学校
整体推行“融和世界统整未来——素养为本的全学科整体育人”实践,形成了跨学科、跨学段、跨领域的双减大课堂变革新局面。
●深圳市大鹏新区葵涌中心小学
发扬东纵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开展“十红十新”红色教育活动,红色教育成效显著。
●深圳市南外(集团)深汕西中心学校
打造“四课六学”课程模式,发展“五院七星”育人特色,建立“北斗教师”“七星学生”评价体系,始终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编辑 王雯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李璐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