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米高度看城市!中山构建儿童友好城市有何实招?

中山+ 中山日报
2024-05-31 21:44
摘要

中山始终坚持儿童优先原则,从政策制定到实践落实,都致力于为儿童打造更加广阔的参与平台和空间。

一座理想的儿童友好城市,应该是什么样的?在8岁的中山小朋友恬恬看来,是寓教于乐,可以学习到知识的校园;是尽情玩耍、充满欢声笑语的公园;是适宜成长,承载梦想幻想的乐园;更是处处体现着关爱与尊重、洋溢着温暖氛围的家园……如今,在中山,恬恬的这份期待正逐步变为现实。

自2021年中山市启动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申报工作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不仅建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挂帅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更从“一米高度看城市”的儿童视角出发,全面构建社会政策、公共服务、权利保障、成长空间、发展环境以及儿童参与等“六大友好”体系。今年3月,中山成功入选第三批39个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

以儿童需求为导向,
持续推动公共服务升级

下午5时许,港口镇胜隆社区,随着一辆校巴缓缓驶入,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学生走下车来,直奔社区中心的各个功能场室。这就是深受家长和孩子们喜爱的“校巴学堂”。2010年起,为解决辖区内家长接送孩子的难题,胜隆社区创新推出校巴接送服务,租赁了两辆校巴接送孩子们上下学。随着胜隆社区在党群服务中心配备绘画、棋艺、阅读、篮球、乒乓球等功能场室后,慢慢地,这个校巴接送点变成了“校巴学堂”。校巴上的小电视不断播放着安全教育视频,让孩子们在娱乐中学习到自我保护的知识。

港口镇胜隆社区“校巴学堂”。 受访者供图

同样值得关注的,还有小榄镇的“大脚丫妈妈故事团”。这一项目通过“博爱100·创益菊城”公益创新大赛孵化而来,已经在小榄图书馆扎根,并面向全镇3-10岁儿童及家庭推广亲子阅读。在专业故事团成员的引导下,孩子们在绘本的世界中遨游,不仅培养了阅读兴趣,还在游戏的互动中锻炼了思维能力。

小榄镇“大脚丫妈妈故事团”举办亲子帐篷阅读会。 受访者供图

中山市还大力推进城市公共空间的适儿化改造。在“十四五”上半程,已建成多个专门面向儿童的项目,包括特殊教育学校、儿童公园、儿童安全体验中心等。同时,创建了首批5个省级儿童友好示范镇街和51个市级儿童友好基地空间,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加安全、舒适的活动环境。

在保护儿童权益方面,中山展现出了坚定的决心。通过健全全市儿童信息管理平台、构建完善的儿童关爱救助制度,以及建立市、镇街、社区(村)三级基层儿童保护机制和家庭、司法、社会的综合保护体系,为全市儿童构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安全屏障。

以儿童发展为目标,
持续拓展儿童参与空间

3月30日,“活力港口”系列文化活动之“童绘港口•活力绽放”——2024年港口镇儿童友好书法绘画作品展在港口镇文化中心隆重开幕。此次活动由中山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指导,港口镇多部门及文化传媒、艺术培训机构等共同主办,旨在以书画为媒,展现儿童视角下的友好城市构想,进一步激发少年儿童爱家、爱港、爱国的深厚情感。

“活力港口”系列文化活动之“童绘港口•活力绽放”——2024年港口镇儿童友好书法绘画作品展。 受访者供图

展览汇聚了184件精心创作的儿童书法和绘画作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每一幅作品都透露出孩子们对美好家园的无限憧憬。这场展览不仅是儿童们艺术才华的展示,更深层次地体现了中山市在儿童参与社会文化活动方面的积极探索。

中山始终坚持儿童优先原则,从政策制定到实践落实,都致力于为儿童打造更加广阔的参与平台和空间。东区街道全覆盖实施的社区儿童议事会成为了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南区街道则成立了首支“儿童观察员”志愿服务队,这些小小观察员们以童真的视角去发现城市的点滴变化。

东区街道社区儿童议事会。 受访者供图

中山还通过支持儿童文艺作品创作、推动非遗传承进校园、设立儿童开放日阵地等一系列举措,不断丰富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儿童的社会参与度。

去年11月,中山建设儿童友好城市主题曲《我们是城市的欢笑》正式推出,歌曲用活泼跳跃的旋律和简洁温暖的歌词,为孩子们呈现了一幅充满童心、欢乐与温暖的城市画卷。未来,中山将继续坚持儿童优先原则,将儿童发展的迫切需求融入中山的战略发展,广泛凝聚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力量,共同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美好、更加和谐的成长环境。在探索有童心、有童趣、更有童育的“中山路径”上,不断迈出坚实的步伐,与孩子们携手共筑美好城市的未来。


编辑 陈彦 二审 朱晖  三审 查九星

(作者:中山日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