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信托公司股权转让频频出现,5月以来就有东莞信托、新时代信托、北京信托等宣布转让股权。从转让底价来看,大多股权较之前转让价打折。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信托三分类新规的落地以及监管趋严,未来不排除有更多的财务投资者选择转让所持信托股权。
近日,东莞控股拟将其持有的东莞信托22.2069%股权转让给东莞路桥投资,转让价款确定为14.28亿元,并分两次付款,目前该协议已生效。
东莞信托2023年年报显示,公司去年实现营收2.33亿元,同比下滑了64%;净利润仅0.55亿元。
对于本次转让原因,东莞控股表示,行业风险提升对信托公司提出更高的流动性要求,根据监管规定,信托公司股东在必要时应补充资本。从财务报表来看,东莞信托业绩逐年下降。在此背景下,继续持有东莞信托股权给公司未来业绩带来较大不确定性,本次转让有助于公司聚焦主业,优化公司资产结构,提高公司资金和资源利用效率。
此前的5月17日,新时代信托100%股权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转让底价为18.512亿元,这是新时代信托股权继2022年转让失败后第二次挂牌出售。早在2022年8月底,新时代信托100%股权首次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转让底价为23.14亿元;相比上一次的转让底价,此次转让价打了近八折。
5月初,北京信托15.32%股权也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转让方为航天科技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参考价格面议。目前北京信托的实际控制人为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为34.3%。
截至目前,华信信托、西部信托、中海信托等多家信托公司部分股权挂牌转让项目仍处于挂牌转让状态,而且多家信托公司挂牌转让价格相比于首次挂牌转让价格均有所打折。
就在五年前,信托牌照一度被各路资本高价收购。然而如今,信托公司股权的吸引力却一落千丈,这或许与行业经营转弱有关。
中国信托业协会披露数据显示,去年信托公司营业收入的平均数为18.25亿元,较2022年下降3.75%。其中,去年实现营业收入增长的信托公司占比为53.85%,实现净利润正增长的公司占比仅为48.08%。
对此,深圳一家信托公司中层人士对记者分析称,“近年来由于地产爆雷以及资管新规的实施,信托行业业务转型压力巨大,整体业绩下行,这也使得其股权价值大不如前。此外,由于目前信托公司的业务转型,非标业务收紧,其盈利空间被压缩,因此其股权转让出现无人问津的情况也不足为奇。”
上海一家信托公司人士则坦言,部分信托公司存在经营状况不佳、涉及诉讼、债务风险较多等风险,而目前信托行业正值转型期,未来发展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因此转让价容易被压低甚至流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