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经济增长新引擎!民治街道打造超高密度街道虚拟园区示范点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明铭 吴禾昆 通讯员 袁甲清 伍霓虹
2024-05-28 09:21
收录于专题:特区报·经济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龙华区民治街道一季度经济指标“开门红”

龙华区民治街道一季度经济指标“开门红”,其中规上工业总产值预计完成104.89亿元,同比增长92.1%,超额完成一季度任务目标201.71%,产值增速近三年最高……日前,龙华区民治街道一季度经济发展成绩单出炉,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复杂经济周期,民治街道这条“高位攀登”的经济曲线颇为令人瞩目。

一季度经济“成绩单”正是民治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缩影。

地处深圳五区交会之地、常住人口总量居全市各街道第二,民治街道堪称深圳高密度城区的典型。开年以来,民治街道全力以赴抢时间拼经济,区域新质生产力不断迸发,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开门招引”颇富成效,消费热度不断升温,呈现出一幅热气腾腾的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图景。

地处深圳五区交会之地、常住人口总量居全市各街道第二,民治街道堪称深圳高密度城区的典型。 图为深圳北站片区。 李展鹏 摄

“总部经济+高端制造”新质生产力动能强劲

从曾经“三来一补”工业主导产业模式,走向“模仿创新”的生产性服务业,再到如今建立“总部经济+高端制造”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民治的产业转型之路,堪称深圳高密度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样本典范。

近年来,凭借优越的区位优势和深圳北站高铁枢纽功能加持,民治成为新兴产业资源抢滩之地,深圳北站国际商务区、梅林关片区等重点片区高标准规划建设落地,民治产业经济转型升级步入快车道,一大批重大平台、重大设施、重大项目成果集中涌现。

2023年,民治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全年工业总产值完成322亿元,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6.1%,增速排名全区第一;今年一季度,民治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近翻番,再次跑出发展“开门红”。

从曾经的特区一体化示范街道,到如今以新质生产力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都市核心区,今日民治,29.2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集约14万家商事主体,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34家、国高企业突破600家、总部企业23家、上市公司10家、专精特新企业215家、“小巨人”企业12家。众多龙头企业,如美团科技、众恒隆实业、天马微电子、中诺通讯等驻扎民治街道,覆盖软件与信息服务、智能终端、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网络与通信等新兴领域。

“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如今已成为民治推进都市核心区建设、向着高质量发展进发的最大底气!

深圳北站国际商务区是民治产业转型的龙头,也是民治高质量发展的引擎。正所谓宝地宝用,目前北站核心区汇德大厦、汇隆大厦2023年总产值已超千亿;龙华区数创中心引入数字经济领域优质企业80余家。

数字经济是民治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2023年以来,民治新增纳统企业315家,预计2024年贡献产出超300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增至280家,一季度产出157.7亿元。目前民治正积极推进深圳北软件产业基地建设,引育一批影响力大、竞争力强的重点软件企业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园区代表。而位于民治街道的深国际华南物流园,如今已聚焦数字化转型为华南数字谷,去年底开园,园区首期招商便形成产值超20亿元。

多翼创新打造全国首个无人机智慧空港示范点;美团开辟4条无人机配送服务实现北站周边写字楼全覆盖;本土企业大漠大智控的无人机编队表演点亮城市夜空……低空经济也是民治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缩影。近年来,民治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在低空经济领域,推动拓展无人机即时配送场景,建设一批低空飞行器起降平台。同时,民治发挥深圳计算科学研究院在行业前沿策源功能,积极引进全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落户,加快推进海克斯康等一批重大项目加速落地。

力争打造超高密度街道虚拟园区示范点

“民治辖区商事主体约14万家,以前我们开展企业服务,重点围绕总部企业和规上企业,如何让更多的中小微企业也能近距离获得政府服务,加快‘虚拟园区’建设,成为破题法宝。”民治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推动企业服务提质增效,民治正加快建设“虚拟园区”。

目前,民治街道已出台《虚拟园区建设工作方案》,计划依托定格化管理服务模式,在区级“i龙华”平台框架内架设民治街道虚拟园区,同时建立健全民治街道虚拟园区“113”服务体系,努力打造超高密度街道虚拟园区示范点。

打造一个高效便捷的街道虚拟园区平台。民治街道将以数字化服务平台作为虚拟园区建设的重要载体,依托“深i企”市级平台和“i龙华”区级平台,设置民治街道级虚拟园区,链接现有“数字北站”平台及其他街道虚拟园区平台,推动实现各方资源信息互联互通,为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政务服务、市场服务等一揽子服务。

依托全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民治推动建设“14+14+8”虚拟园区服务站,即“14个社区+14个商圈+8个实体园区”。每个单位至少打造一个惠企服务站,为企业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推动精细服务“进党群”,服务站将成立惠企服务专班、建设惠企便民“税e站”等多项精细化惠企服务,让企业服务从园区延伸到社区、实现全域覆盖。

依托定格化管理服务模式,民治还将建立虚拟园区街道企服格、社区企服格、片区企服格,统筹安排先锋服务队、网格员、楼栋长等力量,组建定格企服小组,重点服务片区规模以下中小微企业,努力为企业营造最优营商环境。

全面激发消费潜能打造时尚消费街区

华南首家 Costco(开市客)会员店创造“开业纪录”,开业当天销售额全国第一,会员办卡数量全球第一;设计感十足的红山6979,商家云集、食肆林立,俄货集市等各种首店经济“吸睛”又“吸金”;夜幕降临,上河坊华灯璀璨,港风怀旧嘉年华开启夜生活图景……

凭借优越的区位优势和超高密度人口优势,近年来,民治时尚消费持续提档升级,开市客华南总部辐射力强劲,串联起红山6979、奥特莱斯8号仓及港澳特色街区等一批重点商圈,逐步打造出高端消费聚集、特色消费突出、商业载体错位发展的商业新格局。

今年一季度,民治消费数据全线飘红,区域限上零售业销售额预计完成37.60亿元;限上住宿业营业额预计完成1.33亿元;限上餐饮业营业额预计完成1.6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6.8%、30.6%、15.3%,时尚消费活力满满。

“打”高铁,来民治美甲、按摩、看牙科……如今,深圳北站的日均客流量高达66万人次,伴随广深港高铁服务持续“升级”,民治还抢抓港人北上和高铁经济机遇,构建起覆盖港澳又辐射内地的“大消费区”,带动深港市民开启“双向奔赴”,全面激发区域消费新活力。

最优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赋能增效

纵观民治一季度经济数据,处处透露出投资升温、项目落地、创新集聚、消费增长的高质量发展轨迹,产业发展势头猛、经济高增速的背后,折射出民治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

企业增资扩产要空间?民治为企业精准匹配最优最宜产业用房。其中,阳光电源公司(深圳)已落地华南数字谷,预计未来可形成上亿元产值贡献;而深圳市矩阵多元科技公司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内唯一板级先进封装领域领航者,民治街道联合社区成功帮助企业解决了因产能扩大对于产业空间的需求。

企业合规管理有疑问,在融资引才、住房上学等方面有需求?民治组织法律、财税、金融等领域专家驻点园区、上门服务,为企业“面对面”答疑解惑,同时链接各方资源,解决困扰企业生产经营的“人、钱、地、房”难题。

一流的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最好的“梧桐树”、最大的“吸铁石”、最重要的竞争力。近年来,民治创新开展书记茶话会、“政企沟通早餐会”、“民·智”恳谈会、企业家座谈会、惠企服务进党群等丰富活动,协调处置企业诉求。其中,122场书记茶话会和政企沟通会,约1800家次走访企业活动,累计为企业解决发展诉求约600宗。

搭建银企交流“连心桥”,解决企业融资难题,民治联系徽商银行、农业银行等与拓诺、著牌、利朗达、高斯霍尔、青果通信、威宇智通等公司对接,为企业提供金融贷款等专项融资支持,同时联合区直相关部门召开“银企对接会”9场,累计对接参会企业400余家。

投资就是信心,投资也是方向。民治以高质量企业服务塑造的一流营商环境,推动“双招双引”落地加速,一批优质企业、行业顶流与民治开启“双向奔赴”。去年以来,民治聚焦产业转型升级,数字经济核心区建设全面提速,成功推动北站数字经济、中部国际工程设计等2个市级总部经济集聚区落户。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落地龙头企业资源优势,民治还探索构建各方联动、互促共赢的招商引资新模式,推动形成“引进一个、带来一批、聚集一群”新局面,辖区共迁入规上企业45家,贡献产值(营收)达47亿元,区域实现“水深鱼悦、城强贾兴”的高质量发展可喜局面。

“当前,民治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持续集聚,正处在最好、最难得、最有价值的黄金发展期,希望更多的优质企业和人才投资民治、共赢未来,携手把民治打造成为更有实力、更具潜力、更富魅力、更显活力的都市核心区。”民治街道相关负责人对企业和人才发出热情邀约。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李璐 三审 潘未未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明铭 吴禾昆 通讯员 袁甲清 伍霓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