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于5月23日启幕,据悉,今年共有6015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线上线下参展,比上届增加了2419家。数量剧增的国际国内参展商,带来了令人目不暇接的海量产品,更是在现场拉动了一波一波“买买买”的消费热潮。
深晚记者在熙熙攘攘的文博会现场看到,参展的商品琳琅满目,从美食到服装珠宝,从书籍到数字文创,从国内到国外……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看不到的。
我们采访了多位提着大包小包的客人,看看他们在文博会都买了什么。
说到文创产品,最热门的当属各展区的IP玩偶。唐小姐专程从广州驱车前来,利用周末时间参观文博会。她购物的目标主打一个“卖萌”玩偶,像甘肃展区的以陶俑和彩陶为原型设计的玩偶,以及河南展区的金刚娃娃等都被她收入囊中,均价也不过百元。她开心地表示,这些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国产卡通形象非常可爱,平时也很难有机会买到,这次趁文博会都一起抱回家。
除了原创玩偶,冰箱贴也是大家争相购买的重点。来自长沙的张小姐向记者展示了她的收获——十几枚造型各异的精美冰箱贴,如色彩丰富可爱的新疆博物馆冰箱贴,以及《流浪地球》电影周边的冰箱贴等等。她告诉记者,作为冰箱贴爱好者,她听说深圳文博会文创产品极多,所以专程赶来。她大赞文博会上的文创产品特别有创意,除了冰箱贴,自己还淘到不少宝贝。
林小姐在12号馆的“时光印记”展区停留了好久,这里展出了泥塑、藏纸、雕版等9种民艺和非遗文创产品,主题就是“把非遗带回家”。林小姐被其中的布老虎和雕版深深吸引,最终精心挑选了几件,买来作为礼物。她直呼“做得精致,太可爱了”,准备带回去送给亲戚朋友,让大家一起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当然,被游客带回家的,还有来自各地的美食。记者碰到两位刚从新疆展台离开的福建姐妹,询问得知,她们在展台小姐姐的热情推荐下,尝试了奶枣后立刻被其味道俘获:浓郁的奶香味一入口即散开,红枣的甜味恰到好处地增加了风味层次,便毫不犹豫地“剁手”了两大包。
来自北京的邱先生则钟情于各类咖啡豆,此行他收获颇丰,“深圳的文博会有好多东西买,我就爱逛,一买停就不下来。”他边说边向记者展示袋子里的咖啡豆,满满两大袋。
此外,今年的天水麻辣烫爆火出圈,成为麻辣烫领域的热门新贵。在12号馆,不仅可以现场品尝天水麻辣烫,还可以购买回家自行烹饪。来自内蒙古的苗小姐为品尝各地特色美食而来,她当然没有错过天水麻辣烫,同时还购买了多种东北特产。“大饱口福”,她说。
记者还注意到,不少游客对来自国外的商品表现出极大兴趣。
来自湖北的秦女士分享了她购买印度香薰的体验。她展示着买来的印度香薰,眼睛发亮:“这种香薰的香气非常独特,能够很好地帮助放松心情,我计划把它放在家里的客厅,另外一种比较清淡的香薰我准备放卧室。”
在主宾国意大利的展区,意大利艺术家Lele结合中国文字创作的画作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趣,来自梅州的黄小姐在下手购买了他的一幅画后,兴奋地对记者说:“平日里我比较喜欢关注研究独特新颖的艺术作品,这幅画融合了意大利的艺术风格和中国的文字,非常独特。它不仅是一件艺术品,也象征着两种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Lele也告诉记者,这几天交易不断,很开心自己的作品受到大家的喜欢。
另外,摩尔多瓦的葡萄酒在本次文博会上也很受欢迎。来自四川的于先生就购买了这里的好几瓶葡萄酒,“我对摩尔多瓦的葡萄酒很好奇,听说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葡萄酒生产国之一,葡萄酒非常香醇,价格也很合理,就买来试试。尝试新的东西总是让人兴奋。”
如火如荼的消费场景让人深深感受到了文博会的“热火朝天”。
“买买买”的热潮不仅反映了人们对文化产品的热爱和追求,更显示了文化消费在现代商业中的重要地位和趋势。它让我们看到,本届文博会不仅仅是文化展览和文创交易的大型平台,也是推动中国文化和创意产品消费的重要场所。从美食服饰到艺术数码,从手作艺术品到批量文创,从中国地方特产到世界各国文创产品,文博会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展示了文化多样性的魅力,也促进了文化与商业的深度融合。
深圳晚报记者 余冕 谭雪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