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于5月23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本届文博会吸引了来自60个国家和地区、302家海外展商线上线下参展,邀请了108个国家和地区、3万余名海外专业观众线上线下参会、洽谈订货,整个文博会呈现出热烈的交易氛围。
走进会场,深晚记者立刻被英国爱丁堡展区吸引住了。这里不仅有著名的“哈利·波特诞生地”——大象咖啡馆,还有Interference Pattern动画与视觉特效工作室和多次参与景田百岁山广告的制作公司Freakworks展台,展区内容丰富,让人目不暇接。
爱丁堡市长Robert Aldridge表示,这已经是他们第四次参加文博会。他认为文博会为爱丁堡的企业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平台,使他们能在文博会上寻找更多的合作机会。爱丁堡与深圳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是充满创意与前瞻性的城市,期待双方能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Aldridge市长表示,参与文博会的爱丁堡企业家们带着空笔记本来,最后带着有满满内容的笔记本离开。他们结识了许多新朋友,也遇到了众多感兴趣的合作伙伴。
他还提到“来了就是深圳人”的说法,“我们真切感受到了!我们在这里受到了热烈的欢迎,所以我们都感觉自己是深圳人”。他对记者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的爱丁堡咖啡店 "The Elephant House "店主David Taylor表示, "The Elephant House "被誉为哈利波特的诞生地,因为JK罗琳曾在咖啡店里写作。这次特意来到文博会,是希望不久的将来能在中国开设一家"The Elephant House "咖啡店,他希望能将这一品牌带到中国。
摩尔多瓦共和国驻华大使馆特命全权大使Dumitru Braghis分享了他对文博会的看法:“尽管是第一次参加文博会,但我认为它非常有趣,我们会继续参加。文博会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一方面可以了解中国经济在这一领域发生了什么。另一方面,这是一个推广我们国家的独特机会。” 他还提到,文博会展示了来自不同国家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商品,是一个在文化交流中发挥着相当重要作用的博览会。
在印度展区,记者看到,他们今年带来了不同种类的商品——服饰、珠宝、香料等等。来自印度的参展商Anuja Vishal Jain说,文博会是对创新和创造力的推广,它为很多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曝光机会。中国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匠人提供了推广产品的平台,能来参展她感到非常兴奋。
印度展团的D&J服装品牌引起了中国参观者浓厚的兴趣,因为它的参展服饰巧妙地将印度布料与中国风格融合起来。设计师Manisha Singh表达了对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服装如旗袍和盘扣的深度喜爱。她广泛学习了相关文化知识,希望通过融合中印元素的方式,将她的品牌推介给中国的消费者。
第一次来文博会的韩国参展商Moo a Jung表示:“文博会规模大得让我震惊,在这里像把全世界都看遍了一样,来了一次就会有来下一次的冲动。”同样,来自日本的Izumi Yuki也对多国家和地区的广泛参与表示惊讶。他认为,文博会不仅仅是一个产品交易的场合,更是一次丰富的文化体验,比如现场的汉字书写等,都非常吸引人。他还告诉记者:“我相信包括我在内,大多数日本人都认为深圳是一个非常发达的城市,因为在深圳有比亚迪、华为、大疆这些与IT相关的领先公司。”
除了参展商,土耳其采购商Mehmet Akaryildiz告诉记者,他第一次参加文博会是在2019 年,但今年的文博会完全不一样了:“更多的国家、更多精彩的产品参加了展览,比以前更有趣,更有卖点,更吸引采购者。” 他举例说,深圳舞剧《咏春》中使用的香云纱面料非常漂亮,他很感兴趣。
来自德国的参观者Tabea说:“我觉得文博会真的很不错,令人印象深刻,这里各种不同艺术风格真的很有趣,像一次文化盛宴。”她还兴奋地告诉记者:“深圳可以说是我最喜欢的城市,不仅在中国,在全世界都算得上是我的最爱。”
来自英国的艺术家Andy也十分喜欢深圳,他在深圳生活了9年。他说:“深圳棒极了,我很喜欢这里。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年轻城市。这里有很多很酷的人,艺术氛围很不错。”
从2004年首届文博会开展以来,通过20年来未曾间断的国际文化交流与展示,文博会国际“朋友圈”持续扩大,每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和商业人士,寻找新的合作机会和灵感。深圳文博会国际化水平大大提升,已成为扩大对外文化贸易,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促进全球文化产品交易和产业交流的重要平台。
深圳,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也借文博会之窗,再次展现了其跻身全球文化交流枢纽城市的实力与丰茂成果。
深圳晚报记者 余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