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博物馆孵化器项目正式开工,同步列入《广东省博物馆高质量发展报告》“改革创新”案例!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聂灿 通讯员 梁玉雯
2024-05-25 15:48
收录于专题:光明文体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

中国商事主体第一端

摘要

5月24日,光明博物馆孵化器项目开工仪式在光明区科润大厦举行。来自文博界的专家学者、项目建设单位及配套供应商代表参与盛会。

打造文博创新示范标杆项目,助力光明文博事业发展。5月24日,光明博物馆孵化器项目开工仪式在光明区科润大厦举行。来自文博界的专家学者、项目建设单位及配套供应商代表参与盛会。

深圳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吉笃学

深圳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吉笃学在发言中表示,随着文博事业的发展,各类博物馆进入发展的快车道。然而,近几年来,不少博物馆仍面临场馆不足、运营不善等问题。在深圳,很荣幸有这样一群有理想、有情怀的企业家给予实质性支持,助力文博事业的发展,尤其可贵。

中交一公局深圳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斌、深圳市福田区华强北博物馆馆长王晓君、深圳市富联投资有限公司合伙人陈晓春、姚雯琦、新宜富控股(深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江平等出席仪式。

力争打造深圳乃至全国文博创新示范的标杆项目

光明博物馆孵化器项目运营方代表李笋

光明博物馆孵化器项目运营方代表李笋介绍说,项目自筹备以来,得到了深圳市和光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的关心和大力支持。秉持高起点规划设计、高标准建设的原则,项目运营方严格按照国家三级博物馆的场馆设施要求,以未来场馆的实际运营需求为指导,结合现有场地的实际情况,与设计、施工和各分包单位对设计方案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优化论证,为方案的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开工之后,希望在总包单位中交一公局深圳建设有限公司的带领下,保质保量如期完成项目施工。光明区博物馆孵化器将以其良好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条件、优质的运营管理服务吸引更多优质博物馆资源来光明落户,力争将光明博物馆孵化器打造成为深圳乃至全国文博创新示范的标杆项目。”李笋说。

深圳市博物馆协会副会长吴强华

深圳市博物馆协会副会长吴强华在发言中强调,建设光明博物馆孵化器首先是回应广大藏家的办馆需要;其次,回应中小博物馆各细分专业服务的需要;此外,是回应文博产业集群的需要。与此同时,该项目也是响应深圳建设“博物馆之城”的号召,“相信随着博物馆孵化器建设的稳步推进,努力厚植文化生态,文化集群的复合效能一定会得到充分的发挥。”

中交一公局深圳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秉欣在发言表示,作为特大型央企在深圳市的重要布局,将本着“精干、高效、优化、强化”的原则组建最优秀的管理团队,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施工计划来组织施工,发挥拼搏精神、工匠精神,确保高质量按期完成光明博物馆孵化器项目工程的建设任务,打造展现文化建设新气象的特色工程和民心工程,树立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精品工程和样板工程。

优化博物馆生态,促进中小博物馆的高质量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刚刚公布的《广东省2023年度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全面展示了广东省博物馆事业在过去一年中所取得的各项亮眼的成绩。第二部分“博物馆改革创新”,将光明“博物馆孵化器运营模式”列入了广东省博物馆事业九大改革创新案例中。

《报告》指出,“深圳市光明区实施博物馆孵化器项目,加速博物馆落地建设。深圳市光明区博物馆孵化器采用国际通用的公共设施“改建一运营一移交’(ROT)模式,由政府提供公共物业,通过公开招标引进社会资本对公共物业进行投资、改造、运营和管理,打造博物馆孵化空间,为符合条件在深圳地区举办博物馆的藏家提供符合要求的办馆场地、配套设施以及一体化的注册、备案、运营等服务。”

记者了解到,光明博物馆孵化器项目的主要业务是引进国内优秀藏家和中小博物馆入驻孵化器,为入驻方提供符合标准的场地空间、登记备案、仓储保管、运营管理等一条龙管家式服务。光明博物馆孵化器以优化博物馆生态,促进中小博物馆的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创新藏品资源集聚、类博物馆资源孵化、博物馆IP成果转化为着力点,培育专题藏品托管群落、多元博物馆聚合群落、文博制造和服务企业的生态群落。通过集中运营的形式力图产生文化聚集效应,同时壮大孵化运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聂灿 通讯员 梁玉雯)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