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会主会场开展首日 各界怒赞“不同凡响”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丽/文 胡蕾/图
2024-05-23 23:31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文博会主会场开展首日各界怒赞不同凡响。

5月23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届文博会开幕,主会场开展首日便吸引了众多参展商和观众的关注,众多参展商纷纷表示此次展会“不同凡响”,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文化创新成果、交流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的绝佳平台。

“我已经连续参加了六届文博会,一次比一次好,将来还会更好、更棒,本届文博会无论是场地安排、场馆设置、区域分布,还是现场服务等都有条不紊、非常有秩序。”贵州省都匀市水家学会副会长侯圣存致力于传播水族文化、研习“水书”。他介绍“水书”是水族先民创造、迄今仍在使用的一种古老文字符号,拥有千百年历史,具有非常独特的研究价值。他期待通过文博会平台,让这一非遗文化获得更广泛地传播、传承,并为年轻人所了解、熟悉。

“《深圳特区报》创刊号的脱酸处理就是我们完成的。”当得知记者来自深圳特区报时,锐立文保市场部负责人张文宇十分欣喜,这是一家从事文物保护的科技企业,提供世界级的纸张脱酸技术,纸质文物经处理后,可以达到现有寿命的3-5倍。他感叹:“我们作为参展商代表,能非常直观地感受到,本届文博会涵盖的元素丰富、地域特色和地方文化鲜明,通过现代化的展陈手段,让各地风物展现得淋漓尽致,非常有吸引力。我们也希望通过文博会平台,助力更多博物馆、纪念馆、考古等,做好文物保护工作,把中国的文物保护好、传承好。”

在展会现场,记者还偶遇了不少“老朋友”。上届文博会参展商、钟家窑第四代传承人钟志伟略感遗憾,“因为各种缘故,这次没能代表景德镇的青花瓷赴深圳参加文博会,不过,作为观众能体验到文博会二十周年的盛景,也非常开心。文博会是全中国文化产业的一个缩影,我们有太多值得挖掘的传统文化和非遗技艺,期待文博会越办越好,把文化产业推向时代的浪潮之巅。”第二代广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岭南广彩陶瓷大师刘致远曾携彩绘箭壶《十二王击球图》陶瓷传世之作与瓷面画作的底稿真迹参加文博会。他也表示,经过20年发展,深圳文博会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收获了今天蜚声海内外的成果,加强了中国文化界和世界各国的接触,并通过这一平台把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播到了全世界各地,这本身就是非常了不起的成果。

品尝“李白和他的朋友们”盲盒雪糕、沉浸式体验未来世界与人工智能的大战……不少“虽雨但至”的市民,也给本届文博会点了无数个“赞”。

“开馆首日,还下雨了,本以为人不会太多,但展馆内的观众一直络绎不绝,简直可以用盛况空前来形容,这让人非常震撼。”住在宝安的市民张先生表示,“文博会越来越好,推动了整座城市的文化升级、提升了市民的文化素养。如今逛展会和逛公园一样方便,足不出‘户’逛遍全世界,这是城市之福、更是市民之福。”市民秦女士也表示,“这次文博会真的很不一样,不仅有好看的文化产品,还有好玩的互动活动,更有最新的文化产品和技术成果,让人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创意活力,这也许就是第二十届文博会带来的文化魅力和创意力量。”

编辑 刘彦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桂桐 三审 朱良骏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丽/文 胡蕾/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