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第二十届深圳文博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开幕,盐田区主场馆位于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文旅融合·文化消费展(15号馆)15A07展位,以“山海之间,盐田印象”为主题,携手11家文化精彩亮相。
精心设计展台,尽显滨海城区魅力
沉浸式冲浪尽情释放“多巴胺”、体验户外露营的休闲生活、通过雷达感应了解海洋生物知识……本届文博会,盐田把“诗和远方”搬进会场,配合互动体验的科技感打卡方式,加以多家盐田特色品牌产品的陈设,勾勒出世界级滨海旅游目的地精彩缩影。
设计方面,盐田主展馆主体造型由小梅沙鹦鹉螺海洋馆、地铁8号线小梅沙站点、美高梅酒店为原型进行简化体现,色调运用了极具区域特色的“深海蓝”与“沙砾白”,同时融合山海艺术的等高线“曲线”与弯折海岸线“弧形”元素,加之镜面波纹材料的海洋水纹吊顶设计,碧波荡漾、明净如镜的海浪呼之欲出,打造出了简约雅致的山海氛围。
分区方面,盐田主展馆分设交流区、科普区、合影区、形象区及多类展示区和互动区,全方位、多层次展现盐田文化产业的特色及深厚底蕴。
尤为亮眼的是海洋知识科普区,该区突出鹦鹉螺螺旋特点,并垂落水母球,每一颗球形介绍一种海洋生物,在美观的同时科普海洋知识。圆柱形LED屏幕以小梅沙海世界青蓝洞为原型,结合科技感,通过屏幕与外围垂落水母球进行同步,嘉宾点击球状,中心圆柱相应变幻,即可了解海洋生物知识和发展历程,营造梦幻体验。
海豚合影区域以新开通的地铁8号线设计打卡点,打造让人印象深刻的海豚造型,加深参观者的记忆点。冲浪交互体验区域,结合小梅沙中美高梅建筑造型,通过遮阳伞、帆船、滑翔伞等营造氛围,通过线与面的设计,将互动屏幕镶嵌其中,地面的冲浪板装置与屏幕同步,参与者可实现身临其境的游戏体验互动。小梅沙发展历程展示区域,将小梅沙开发历程的点滴展现在屏幕中,可通过雷达感应进行点击翻页的互动体验,让参观者了解到如今小梅沙的蝶变更新和全新发展蓝图。
特色展品“吸睛”,呈现盐田文产新风貌
本次盐田展区精挑细选的11家重点参展企业,涉及文化科技、低空经济、智能制造、黄金珠宝等多个领域。
万科基金会将黑水虻处理器搬进展馆。黑水虻幼虫虽然个头小,却是名副其实的“大胃王”。据悉,从1毫米长到17毫米左右,黑水虻可以吃掉比自己重20万倍的厨余,除了骨头、粗纤维、甲壳素之外,能消化所有种类的有机废弃物,是碳中和社区厨余垃圾低碳生态化处理的重要技术。
作为盐田黄金珠宝产业龙头企业之一,百泰集团将展示新品《天赐鸿福·九龙护福》,该产品以祥瑞尊贵的龙纹为设计灵感,将九龙汇聚成一个“福”字,于传承创新中展示出别具一格的东方魅力。
光子晶体科技带来的“可卷曲透明显示技术”为首次面向国际文化产业发布,该技术具有传统显示所不具备的“全透明、超高清、柔轻薄、大面积、零功耗”的复合优势,是全球新型显示技术发展潮流的典型代表。该技术及应用于2024年度美国CES国际消费电子展期间首次发布。
“我们希望通过本次展会,把盐田的优秀文化产品带到世界各地,展现盐田文化力量。”盐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届文博会期间,盐田区结合发展特色,在全区范围内为市民精心策划了多项配套文化活动。自5月19日至27日,小梅沙度假村举办全国校园音乐大赛、小梅沙心浪音乐会等活动,市民可以在炎炎夏日跟随音浪舞动,感受透心凉的音乐狂欢;盐田区生物圈三号·大梅沙万科中心举办山海艺术季,《“零”感涌现》环保主题展、地球·家园 低碳艺术展、低碳生活十周年摄影展,让更多人了解并实践低碳生活方式;紫禁书院将以非遗文化“抽纱”为载体,举办手记·艺术抽纱展,展览使用旧时国营绣花厂出口的上世纪末手工艺抽纱打造出艺术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