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文化争奇斗艳、科技赋能赏心悦目!主会场八大展馆汇聚全球文化精粹

深圳特区报
2024-05-22 10:39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第二十届文博会行将璀璨启幕,主会场八大展馆汇聚全球文化精粹!

第二十届文博会行将璀璨启幕,主会场八大展馆汇聚全球文化精粹, 各具特色、熠熠生辉,如同一幅绚丽多彩的文化画卷徐徐展开。 综合展馆聚焦文化精品,彰显各地文化优势;专业展馆深入行业前沿, 探索文化产业创新的无限可能。非遗传承、国潮涌动、科技赋能、影视闪耀, 历史与未来交相辉映,凝聚为当下这一场视觉与文化的盛宴、这一程精神 与心灵的旅行。 5月23日-27日,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诚邀您共赴这场一年一度 的饕餮盛宴。云上文博会同步绽放光彩。

文化产业综合展A馆(9号馆)

精品走廊“花式”邀客 打造博览交易盛宴

在内蒙古展区,可爱小马卡通形象的文旅卡通虚拟数字人设备正在调试;在新疆展区,克孜尔石窟等文化遗址场景被“搬”到现场;在台湾展区,复刻台湾复古街景及大型天灯的主题展馆已见雏形……5月21日下午,记者提前探营文博会文化产业综合展A馆(9号馆)看到,各大展区基本进入最后软装环节,工作人员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细节调试和安全检查,作为文博会展览中的文化产业综合展馆,这里汇聚了新疆、哈尔滨、海南以及台湾等各省市及地区展商,将集中展示龙头文化企业和文化项目产品,让观众一站式饱览各地文化产业精品,感受当下文化创新发展与传承新浪潮。

数字技术助力文化遗址“穿越时空”

在甘肃主题馆,1比1高精度还原的甘肃第285洞窟既可“飞升”窟顶,还能实现“开灯”游玩,记者看到,这个数字敦煌资源库首个深度文化知识互动项目“寻境敦煌—数字敦煌沉浸展”正在加紧布置,该项目通过综合应用三维建模技术、VR虚拟现实场景等前沿游戏技术,可实现零距离观赏壁画,360度自由探索洞窟细节体验壁画剧情等,为观众带来当下最前沿的玩赏体验。

“蓝色代表内蒙古干净清新的生态环境,绿色表示无限生机的草原,奔跑的蒙古马代表速度。”内蒙古展区以蓝绿分明色彩划分出创意转化展示区、非遗文创展示区、文旅资源展示区、数字文旅展示区、那达慕展示区等5个区域,该展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本届文博会上,将通过可爱小马卡通形象的内蒙古文旅卡通虚拟数字人,向观众讲述内蒙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美食、美丽景点等文化旅游内容,预计将于5月22日下午调试完成。

近日,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火热出圈,剧中呈现的新疆地区自然风光更是广受观众好评。在新疆展区,工作人员正忙着打造克孜尔石窟、龟兹洞窟等体验式沉浸式场景,将以此展现独具特色的新疆人文和地理景观。“在今年文博会上,我们将邀请《我的阿勒泰》原著作者李娟和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刘亮程出席活动,同时,今年将有多个参展企业首次前来,展馆预计将带来千余种特色展品。”新疆展区负责人表示。

一张古朴的进口棉纸,一台纯手工复古印刷机,就能生成杯垫、书签、冰箱贴、台历等实用性强的活版文创,在洽谈区旁,首次亮相文博会的莱特湃思吸引记者注意,据了解,该企业带来的活版文创互动体验方案已在各大景区、博物馆等落地合作,通过活版文创的创新形式打造文旅经济新热点。

活动纷呈促博览与交易“呼之欲出”

“希望把我们最具特色的文化和产品呈现给大家,既能推广文旅产业,又能收获一批订单。”记者走访过程中,不少展商表达了对此次文博会博览与交易的满满期待,实际上,9号展馆内设有多个洽谈区和新品发布区,以供现场观众和展商使用,助力更多交易落地。

活动抽奖、美食打卡也在紧密筹备之中,在台湾展区,现场工作人员正在搭建台湾骑楼街景,预计将在22号下午布置完成,这里将复刻台湾复古街景及大型天灯的台湾主题馆,以供观众拍照打卡,同时,在文博会开幕当天,该展区还将现场带来凉拌脆情人、西门甜不辣、阿里山茶叶蛋、冷泡茶、北港花生糖、经典凤梨酥等台湾特色美食,让观众切实感受“台湾好食光”的魅力与风采。

在9号馆特设的“创新项目与新品发布区”,是文博会为国内外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服务的发布打造的“首展”“首发”“首秀”平台,展会期间,这里将迎来红星牌非遗传承人系列宣纸新品发布、“长江的礼物”新品发布、2024年德国春季少儿新书、挪威华裔瓷画艺术大师作品、非遗羊毛纤维艺术的创新及应用、品牌联名珠宝新品等多场创新项目与新品发布活动,涉及图书、工艺美术、文化IP、非遗文化等领域,不仅呈现文化产业各领域的新趋势、新风向,也将助力展商赢得更多关注、更多合作机会。

国际文化贸易展(10号馆)

文博会亮出国际范 中外宾朋展风采

二十载同行,文博风再起。在文博会10号馆国际文化贸易展上,来自国内外的展商们已是“摩拳擦掌”,只等展会揭幕,广迎四方宾朋。

“期待更多国际合作交流!”

来自罗马尼亚的布拉索夫特兰西瓦尼亚大学,以机械工程、汽车和运输工程、旅游和食品、文化遗产等研究领域在世界范围内一直享有盛名。今年文博会上,该校将为参观者准备一系列手工制作活动,并将重点推介其研究中心开发的内含了虚拟/增强现实技术的一系列新产品,以更好传播罗马尼亚的文化遗产。

“从2018年以来,我们每年都参加文博会,今年更是十分期待!”该校社会学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维克多·布里丘兴奋地说:“通过往届文博会,我们的学术机构获得了更多来自国际和中国的认可。作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对话和合作平台,文博会在促进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和沟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为增进全球范围内的相互理解、创造力和合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担任老挝旅游局委任海外推广代表一职的Antoni Yap,同时也是当地享有盛名的漫画家和作家。他已经是第10次参加文博会了,多年来在文博会的舞台上取得了不少与新客户的合作关系,展品销量也有很大提升,这样的成绩令他十分振奋。

“今年的文博会上,我们将向观众展示老挝文创咖啡、土特产、手工制作、旅游漫画等,希望能与更多潜在客户建立联系,并与同行进行更深入的交流合作。”他说,文博会在促进世界范围内的交流和沟通上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这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和文化可以互相了解,不仅能够促进商业合作和文化交流,也有助于增进各方之间的友好关系。

文博会上,韩国传统文化研究所将现场展示忠清北道,庆尚南道,金海市的陶瓷,皮具制品等传统工艺品。该机构已经是第6次参加文博会,一路见证了文博会的新发展、新变化。

“通过文博会认识更多新朋友,也是参与其中的一种乐趣。”该机构负责人介绍,在上届文博会中带来的韩国企业展品,至今仍有一部分持续受到国内市场关注。“文博会在各国增强文化了解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希望这次带来的‘韩国制造’也能得到中国市场的青睐和好评。”

“文化+”助力各行业创造灵感

多年来,文博会以文化产业为根,赋能千行百业“开枝散叶”,在科技领域也是如此。

10号馆内,由上海氦豚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第5代全智能COFE+机器人咖啡亭也将亮相。作为国内首批获得无人值守食品经营许可证的咖啡机器人,一个仅2.5平方米的空间的机器人咖啡亭,日均销售量已可击败75%的实体咖啡馆,在全球市场享有盛誉。

据了解,这款咖啡机器人能够完成全自动化、智能化的现磨咖啡制作,还能根据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提供个性化口味定制,如自主选择温度、浓度、甜度、咖啡豆种类、糖浆口味等,制作出经典拿铁、美式、卡布奇诺等50多种口味的咖啡饮品和巧克力、奶茶、抹茶、风味乳饮等非咖啡饮品,实现对人类咖啡师的完全替代。

“它还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变化随时调整咖啡饮品的种类和配方,每周上新品,月月推新豆,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氦豚机器人科技负责人介绍。

建筑领域,同样折射出传统文化之美。10号馆内,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巧妙结合该院参与设计的建筑项目,推出了近50种以该院建筑作品为原型的原创文创设计作品,轻巧把握实用和美观的一致性。体现出清华设计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尊重,更展现出对现代审美和实用性的敏锐把握。

该院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在文博会上推出的文创单品不仅丰富了清华设计的产品线,也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具有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选择。“我们希望这些单品可以成为传递文化、传承历史的重要载体,让更多的人能够在文博会的平台上,了解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文化产业综合展B馆(11号馆)

各地文化争奇斗艳 科技赋能赏心悦目

本届文博会文化产业综合展分为A、B两馆,重点展示全国各地的文化产业发展特色和优势,展示销售优质文化产品,推动文化项目洽谈合作。文化产业综合展B馆(11号馆)中,上海、浙江、江苏、山西、贵州、安徽、西藏、湖北、陕西、江西、湖南、福建、河南等省区市展团将以最美的姿态,喜迎八方来客,展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果、新趋势。

文化产业综合馆。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伟文 摄

历史与文化相遇:老产品焕发新活力

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文化独一无二的载体。在展区面积达1287平方米的安徽馆展,全国最大的文房四宝生产企业——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将携带中华老字号、地理标志产品“红星牌”宣纸亮相。展位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为纪念新中国第一批宣纸手工艺人和第一批非遗传承人,“红星牌”宣纸在文博会上将推出非遗传承人系列和手工艺人系列两个新品,首次与市场见面。较以往宣纸产品,新品根据绘画的不同题材和书法的不同书体,从原料配比、工艺控制、产品名称、使用效果等七个方面加以改进。现场还将组织捞纸、晒纸技艺现场展演等活动。

湖北礼乐文化源远流长。在以“传承荆楚文化精神,建设长江文化高地”为主题的湖北展馆,曾侯乙编钟1∶1复制件将首次亮相文博会,与宜昌长江牌钢琴的现代旋律共鸣。这两件出自湖北的礼乐重器,跨越2400多年的时空,同台演奏新时代的长江之歌。《永乐大典》仿真影印件的展示,让参观者近距离感受古代文献的博大精深。荆楚文化主题展区则深入挖掘历史遗珍,展出包括最早的乘法口诀实物《九九术》战国楚简图片、黄鹤楼的复刻模型、郭店楚简、武当金龙等文创产品,让古老文明焕发新生。

西藏展馆设置“传统文化展示区”“现代文化创新区”“互动体验区”“文化交流与合作区”“特色商品展销区”五大板块。其中,传统文化展示区将通过文字、图片、影像、实物等方式,集中展示壁画、藏刀、藏毯等民族手工艺,服饰、饮食、节庆等民俗文化,唐卡、藏戏、藏医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互动体验区则设置观众参与的文化体验活动,如藏族服饰试穿、藏族舞蹈教学、藏族乐曲演奏、藏族手工艺品制作等,让观众亲身感受西藏文化的魅力。

科技与文化相遇:高科技开启新质生产力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推进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文化与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深度融合,展现出无限魅力与发展前景。

作为六朝古都,南京现有各类博物馆约150座,南京展馆通过数字技术赋能,让观众在数字图景中开启“博物金陵”之旅。通过全息智能炫屏,精选南京市博物总馆的馆藏珍品进行展示,让观众能够近距离感受文物的魅力;通过魔屏技术,展示南京各大博物馆的基本情况,观众轻松查阅相关图文、视频,并获取参观指南;文枢大数据、文脉区块链、长干大模型、文都元宇宙等最新数字技术,将让观众领略南京这座博物馆之城的人文底蕴;观众还可以体验跟着“宁好”数字人玩转南京博物馆、与智能馆长进行互动、博物馆研学课堂等多种玩法。

河南展馆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为主题,其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甲骨文“中”字复刻的超大型甲骨,除了创作观念和跨界融合的创新,还借助高科技等多样化的融合形式使得大甲骨文片更具观赏性和艺术性。千年甲骨文在360度冰屏上循环播放,让观众对甲骨文的演变历史一目了然。科技与艺术的融合不仅紧密贴合作品的主题和风格,为甲骨文的创作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丰富的视觉效果增强观众的沉浸感。现场还将设置甲骨文猜字闯关互动小游戏,通过使用互动触屏技术,吸引观众参与并了解甲骨文的知识,感受汉字之美。

贵州展馆则以“逛花园·一步一景”为线索,把不同的文化板块以不同区域进行展示,通过抽象线条的链接,使每个展区各具特色又互为整体,全面展现贵州“公园省”之美。主要展区划分为“红色文化”“阳明文化”“民族文化”“屯堡文化”“世界级旅游景区”“文体康旅展示互动区”六大主题板块,各展区密切贴合主题,融合“科技+流媒体+互动演绎”等形式进行呈现。

非遗·老字号·工艺美术展(12号馆)

现场展艺术荟萃 美食与文化齐飞

本届文博会12号馆非遗·老字号·工艺美术展精彩纷呈。在这里,参观者不仅可以了解到众多国家级非遗项目,体验精湛的中医药技艺,还能看到全国知名的工艺美术精品。此次文博会首设的非遗美食展区也位于12号馆内,观众在看展之余,还能品尝到各地的美食。

非遗、老字号、工艺美术展馆。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伟文 摄

国家级非遗项目和文化衍生品集中亮相

在12号馆国际级非遗项目展区,观众可以了解许多国家级非遗项目、非遗文化衍生品,感受推动非遗活态保护、活态传承的最新信息。观众将看到唐三彩、伞制作技艺(西湖绸伞)、建水紫陶烧制技艺、海伦剪纸、内画、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绛州剔犀漆器髹饰技艺、河州泥塑、天水竹雕、古建筑模型制作技艺、篆刻、下关沱茶制作技艺、徐州曹氏香包制作技艺等。

朱丹忱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该展区展示了一座1∶1打造的“镇窑”,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传统制瓷工艺流程,同时展区还将售出朱丹忱以及100多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教授、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的200多件用“松纳柴器”窑炉烧制而成的“艺术柴窑”创作作品,近距离欣赏“陶瓷书法”现场绘制展演。

残疾妇女就业增收项目“美丽工坊”首次参展文博会,重点展示残疾妇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统手工艺品制作成果等。青岛字言字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时光印记印刷博物馆再次参展文博会,展示活字印刷非遗文化。

在中医药传统文化展区,深圳市宝安中医药发展基金会再次参展文博会,将在开展现场把脉、现场义诊等公益项目,重点展示中医药技艺、疗法等发展成果。

“百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联展”将举行

12号馆亮眼的展区是“百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联展”。本届联展征集了来自21个省区市的近百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160余件代表作品参展,类别涵盖工艺雕塑、艺术陶瓷、印染、抽纱刺绣、漆艺、金属工艺、工艺画等十大门类,代表着中国工艺美术行业的最高水平和技艺。联展活动自2013年启动,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0届。联展期间还将举办“工艺美术融汇创新 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共同探讨在当下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工艺美术行业如何突破现状,提升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12号馆内,来自全国许多地方的特色展品众多。有杭州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组织的宜兴紫砂、龙泉青瓷及宝剑、萧山花边、杭绣、东阳木雕、黄杨木雕等。江苏省工艺美术协会组织的缂丝、云锦、发绣、苏绣、紫砂、水晶等。扬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组织的扬州漆器、扬州玉器。洛阳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组织的国家级非遗“唐三彩”。广东省工艺美术协组织的佛山陶塑、潮州木雕及手拉壶、广彩陶瓷、文创产品等。江门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组织的红木家具、汕头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组织的木雕、刺绣、陶瓷工艺品、泥塑等。肇庆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组织的端砚、砚雕摆件。四会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组织的翡翠珠宝首饰、摆件等。还有来自江西的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铅山连四纸”等。

展会期间还将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大赛”于5月23日在12号馆举行,有各类新品发布会、现场专项讲座及多场现场体验活动。

据了解,此次文博会首设非遗美食展区,“文博食尚 寻味中华”展位于12号馆内,汇聚众多特色名菜、名点、名优小吃。

展会期间,中华老字号企业“五芳斋”将带来“传世臻·粽礼”“盛世五芳”“五芳八肴”等系列产品,展示五芳斋粽子制作技艺。武汉市百年老字号“老万成”首次亮相文博会,今年将带来老万成老味酸梅膏、老万成枇杷秋梨膏、老味酸梅汤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产品,让观众感受别样的传统美味。

(本文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涛 张程  方胜 )

编辑 李璐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王雯 三审 朱良骏

(作者:深圳特区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